原標題:王文濤:拆出來的空地凸顯公益 建綠透綠得打掉“土圍子”



濟南拆違拆臨、建綠透綠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今天下午,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王文濤在察看拆違拆臨后綠化美化工作時強調,對群眾的承諾一定要兌現,拆違拆臨一定會進行到底,切實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拆出來的空地都姓“公”,要以建綠為原則、不建綠為特例,凸顯公益性和公共服務,不斷改善提升群眾生活居住環境。
建綠透綠:要打破圍墻打掉“土圍子”
王文濤首先來到山師東路察看綠化美化工作。山師東路兩側違章建筑拆除后,西側空間寬度約5—9米,將結合設置休閑廣場、景觀綠帶等打造豐富景觀空間。在山師東路與經十路路口西北角,一個建綠透綠、綠化美化的樣板路段已經成型。王文濤察看了樣板路段,了解了道路整體綠化美化方案,研究了建綠透綠的有關問題。他說,拆違拆臨、建綠透綠最終是為了還綠于民、還路于民。這是我們對市民的承諾,一定要兌現。在路面美化之后,還要進行立面的美化,“建綠透綠就要這樣一步一步來,穩扎穩打”,王文濤說。沿線單位一定要摒棄傳統“土圍子”思想,打破封閉的圍墻,切實做到能透綠則透綠。對拆除出的空地利用,王文濤想得十分長遠:“在綠化的過程中,要多一些綠地,少一些硬地廣場”,因為路邊的硬地廣場將會給日后的城市管理帶來一些麻煩。“要多建一些居民身邊的口袋綠地,讓城市到處見綠,這樣城市的品質也就提高了。”
拆違拆臨:一把尺子也一定會量到底
隨后,王文濤來到趵突泉西片區察看綠化美化工作情況,慰問一線工作人員。該片區違建拆除后正在進行綠化提升、道路整治、管線改造等工作,整治提升工程結束后周邊居民生活環境將提升到一個新水平。王文濤認真察看了正在進行的管線改造工作,走進已經建好的綠地休閑廣場感受綠化提升效果。一位社區居民見到王文濤后主動聊起了正在進行的拆違拆臨工作:“我們普通市民舉雙手支持拆違拆臨、建綠透綠。希望有關方面在整治提升環境中統籌考慮解決市民生活需求等問題。”王文濤聽后說:“你提的建議也是許多市民很關心的問題,這個問題已經納入我們工作推進的范圍。謝謝你的建議!”
近期,拆違拆臨將把重點放到垃圾清運和建綠透綠上,這說明拆除工作告一段落了嗎?王文濤表示,在拆違拆臨方面,市里在節奏上把握了一下,因為現在正值高溫,如果拆除后的垃圾不及時清運,里面混上一點生活垃圾,兩三個小時就會發臭。因此,這一階段要進行集中清運,給市民帶來一個清潔衛生的生活環境。“接下來,拆違拆臨還會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期一期的進行到底”,王文濤說。
據了解,至2016年年底,濟南市各區建成區綠地率35.6%,綠化覆蓋率40%,建綠透綠全部完成后,綠地率將達到36.1%,提高0.5%,綠化覆蓋率將達40.5%,提高0.5%。王文濤說,“這個0.5%是老百姓身邊的0.5%,是老百姓實實在在能感受到的0.5%,是老百姓出門就享受到的0.5%。我們還綠于民,就是要讓老百姓能享受到綠地,讓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當前正值高溫暑熱天氣,在抓緊做好垃圾清運和建綠透綠工作的同時,要注意安全拆違,防止發生次生災害。”
拆出空地:不建綠為特例要凸顯公益性
最后,王文濤來到濟濼路與二環北路路口,察看北繞城高速橋下綠化美化工作。這里拆違后可綠化面積16.6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10萬平方米,剩下的綠化工作8月初完成。完成綠化的地段已經綠木成蔭、滿目蔥翠。“拆違拆臨之后,建綠透綠為原則,不建綠透綠為例外”,王文濤在二環北路高架橋下,再次對這一原則進行了強調。
什么樣的地方可以例外?王文濤表示,像地下是橋板、暗河,這樣沒有土區域,可以不進行綠化,其他的只要能見綠的地方一定見綠。而且,拆違拆臨拆出的空地一定要姓“公”,凸顯公益性和公共服務,不能搞經營性服務,要讓拆違拆臨建綠透綠更多惠及民生,捍衛社會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