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要點:

  1、“公路商店”是一家媒體化的電商平臺,擁有青年文化媒體“公路商店”和電商平臺“黑市”。今年7月,“公路商店”在APP Store上線了一個整合電商、內容和社區的APP,未來可能會加入游戲和社交等元素。

  2、發展至今,“公路商店”微信公眾號擁有近百萬粉絲,打造出了《每年在機場消失的那4000萬個打火機到底去了哪兒》等爆款內容。2017年,“公路商店”獲得頭頭是道領投,經緯,聯想之星,合鯨資本跟投的數千萬投資。

  3、“黑市”是公路商店的拳頭產品之一,這是一款結合C2C和B2C模式的交易產品,公路商店官方會在上面賣一些文章里提到的產品,也允許頭部粉絲進來賣自己的東西,平臺從中抽取提成。據悉,“公路商店”去年創造了數千萬銷售額。“公路商店”的野心是通過消費來定義這一代的潮流文化。

  公路商店辦公室

  1

  來自地下雜志的嬉皮士創業者

  在“公路商店”里,既販賣凡世里的有趣俗物,也兜售特立獨行的嬉皮精神。

  “公路商店”是一家媒體化的電商平臺,從創業初期就被看作是青年亞文化的代名詞。“監獄里的口紅交易”、“鄙視北京老外的上海老外”、“惡臭的鯡魚罐頭”……這里的內容圍繞著酒精、暴力、性、搖滾和紋身,還有那些柴米油鹽生活中偶然的叛逆瞬間。

  但創始人康陽對亞文化的定義并不認同。“我和你不一樣,這不意味著我就是邊緣化的,每個詞匯都是垂直且狹隘的,沒必要用一個名詞定義一群人,定義它就是消滅它、拒絕它。”

  92年出生的酒吧老板、大學輟學創業、物理系出身的文字工作者,這些奇怪的標簽“組合”起了現在的康陽,也給他手中的“公路商店”確定了天然的反叛基因。

  2011年,康陽和大學朋友們一起創辦了地下雜志《在路上》,致敬美國“垮掉一代”,鐘情于將美國的嬉皮士精神和公路文化引入國內。而在為雜志生存東奔西走的過程中,康陽深刻的感知到了紙質媒體傳播的局限性。

  “我當時總在思考,在不浪費資源的情況下,是不是還可以創造出更有價值的文化載體?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自由的展示青年人的精神世界?”

  嬉皮士喜歡特立獨行,希望與一切決裂。總覺得自己還不夠酷的康陽,決定徹底換一種活法。

  2014年,康陽退學創業,帶著三個《在路上》的編輯創辦了青年文化媒體“公路商店”。康陽想做的是建立青年人的精神陣地,用一切有趣的東西“阻擊”生活里的小確喪。

  “我們不會刻意的迎合誰,或是給自己定位一個人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B面,我要的人群是認同這份價值的人。”康陽說。

  也許公路文化并不適合當下中國的“土壤”,也許嬉皮士還被社會扣上非主流青年的標簽,但這群聰明又倔強的年輕人總能漫不經心地踩到人們的閱讀G點,然后讓人感染上這種輕而易舉的叛逆。

  “黑市”頁面

  “公路商店”快速進入了野蠻生長期。

  據康陽回憶,平臺在2000粉絲關注的情況下打造出了自己第一篇10萬+。發展至今,微信公眾號擁有近百萬粉絲,打造出了《每年在機場消失的那4000萬個打火機到底去了哪兒》、《坐在門口吃水果是香港黑社會最新的討債方式》等爆款內容。

  2017年,“公路商店”獲得頭頭是道領投,經緯,聯想之星,合鯨資本跟投的數千萬投資。

  2

  “年輕人通過消費為想要的世界投票”

  “這一代人只能通過消費來為自己想要的世界投票。”

  在康陽看來,每個年輕人都憧憬著自己理想中的世界,卻不得不背負超越父輩的現實負擔,只能通過消費微弱的表達我和別人不一樣的態度。

  “有些人就是有欲望去體驗不同,有些人就是喜歡及時行樂。”在他眼里,有獨立思想年輕人的消費需求并沒有被充分滿足。同時,媒體也需要提供更多的參與感和體驗感維系粉絲的忠誠度。

  去年開始,公路商店上線了自己的電商平臺“黑市”,用消費的方式傳遞公路商店的文化和價值觀。

  從商業模式上來看,這是一款結合C2C和B2C模式的交易產品,公路商店官方會在上面賣一些文章里提到的產品,也允許頭部粉絲進來賣自己的東西,平臺從中抽取提成。“事實上黑市上80%的商品都是C2C模式下的,我們鼓勵頭部粉絲表達自己的分享欲。”

  正如它的宣傳語所描寫,這里承載著一些美好而操蛋的東西。失身酒、鯡魚罐頭、月經杯、鰻魚可樂、薄荷味鼻煙…。。每個商品都有一段簡短有趣的內容介紹和充滿新意的配圖,粉絲可以頁面下方交流購買體驗或純粹搗蛋。

  但黑市并不是接受任何“獵奇”的東西,康陽為確保調性立了四個規矩:

  1、不以品牌和價值來定義商品價值,要看它的后面有沒有文化價值;

  2、價格合理,不給讀者造成壓力;

  3、不能泛濫,要與眾不同,美好而小眾;

  4、可以開創一種的新鮮的生活方式,比如牙粉、鼻煙、衛生棉條。

  “我們和淘寶最大的區別在于我們販賣的是文化和精神,同道中人自會為一見鐘情而買單。”

  今年7月,“公路商店”在APP Store上線了一個整合電商、內容和社區的APP,未來可能會加入游戲和社交等元素。“C2C模式需要自己的工具平臺,微信公眾號淹沒了我們很多的創造力。事實上,公眾號的體驗和功能已經滿足不了我們A輪以后的體量了。”

  至于快速盈利的可能性、迫切性以及有可能的解決之道,在康陽眼里現階段這些并不值得投入太多的注意力。“我們去年大概有幾千萬的銷售額,但依然虧錢,很多時候都在用成本去賣,不想給讀者造成壓力。”

  康陽有一個很大的野心,就是通過消費來定義這一代的潮流文化。“我要做的是年輕人的品牌認知工具,在哪消費無所謂,我要做的影響別人的消費決策。”

  3

  專業有趣即是壁壘

  “混北京的老外說混上海的都是弱雞,揣著幾張臭錢來消費,根本不懂真正的中國。混上海的又都說北京老外都是loser,除了拿情懷來泡免費妞外什么都不會。”

  在康陽的印象里,近期公路商店爆款文章就是這篇《為什么上海老外總瞧不起北京老外》。不強調誰是誰非,不在乎價值有無,這種坐在馬桶上閑來無聊想打開的內容就是他眼中的有趣。

  “在這個時代,有趣就是號召力,就是購買力。”專業性的有趣也是“公路商店”的壁壘之一。

  有很多人都覺得公路商店和VICE很像。“準確的說市面上沒有和我們一樣的,可能切入青年文化的元素相同,但維度、表達方式和底層邏輯不同,我們提供的是可體驗的服務和有消費價值的文化。”

  這種關于價值觀的問題很容易在編輯團隊的視角里看出差別。康陽舉例,比如上海踩踏事件出現后,“公路商店”文章的角度是搖滾樂沒有踩踏,姚貝娜乳腺癌,他們做乳房被切除后紋身的內容。用一種黑色幽默來消解社會的焦慮情緒,用一種驕傲不羈的灑脫化解生活中的悲傷,這是公路商店價值觀外化的表達。

  很多人把康陽的創業看成是一場“男孩子的大游戲”,康陽卻一直清醒著玩。“以前剪個雞冠頭是朋克,現在再剪就成了殺馬特。”

  在他看來,“公路商店”要做的是在瞬息萬變的時代里,瘋狂的為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著迷,去實踐、去質疑、去表達。除了內容制造、黑市電商和線下活動這些經營方式外,康陽不是很贊同運用廣告的形式嘗試盈利。“貼廣告這種類似于接了盆水直接潑掉了,包裝之后掌握權始終在別人那里。”

  “公路商店走到今天,我們收到過很多讀者來信,有人找到辦公室主動加入,有人在這里找到了女朋友。”

  “最大的快樂來自自由,最大的自由來自分享。”

  文 / 閆妍

  編輯:艾崢  

  來源:新京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