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臨沂一支健步隊在機動車道鍛煉,與一輛出租車發生交通事故,出現了人員傷亡。7月13日晚,當地的另一支健身隊伍、紅埠寺徒步隊隊員佩戴反光警示標識,在城區一段道路上鍛煉,在隊伍尾部還跟隨了一輛搭載徒步隊隊員的叉車。

  健步的照片發布到了網絡,“暴走團”成為網絡熱點,輿論不斷發酵。輿論背后,“暴走團”到底是怎么組織的,隊員又怎么看待自己的行為?

  文/片本報記者邱明

  交警全員上路巡查十余支隊伍接受教育

  近日,臨沂市公安交警全員上路巡查,對部分占用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行走的徒步隊組織者和參與者進行勸導教育,要求徒步隊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在人行道行走,不得擾亂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

  臨沂市交警部門已經對包括紅埠寺徒步隊在內的十余支有過占用機動車道鍛煉行為的健身隊伍進行了道路安全法規教育,并為這些隊伍協調尋找合適的鍛煉場地。

  紅埠寺徒步隊負責人事后回應,這輛叉車只是隊員親屬駕車返回時與徒步隊恰巧相遇。隊員在行進中大部分路段是靠人行道行走,在避讓停靠在路邊的車輛時才占用了行車道。

  “不應因偶發事件或個例就將整個群體貼上特定的標簽。”多位受訪的健步、健跑隊隊員表示,最近幾日很多人都因網絡上的輿論指向而苦惱。受訪者同時還對輿論中提到的“暴走團”這一稱謂表示不認同,“暴走一般是指連續行進30公里以上的高強度極限挑戰,我們進行的只是常規體能鍛煉,遠未達到暴走的強度。”

  沿河綠道升級帶動健身隊伍增加

  記者走訪臨沂城區多個健步隊得知,當地的濱河大道建成后近十年內才逐漸興起健步、健跑鍛煉,濱河大道修建時兩岸的景觀是按照景區標準打造,還沿河建成了觀光步行甬道,附近居民逐漸喜歡到河邊鍛煉。最近幾年,臨沂城區多條河流兩岸的地磚路面甬道升級成了更平滑、寬敞的瀝青路面健步道,各支較為專業的健步、健跑隊也相繼組織了起來。

  早在2015年9月份,臨沂城區已建成健康主題公園和健康步道11處。到2017年初,臨沂市園林部門又沿沂河、祊河中心城區段兩岸建成了總長88公里的沿綠道,這些公園和綠道是當地多數健步、健跑隊的活動場地。

  2011年起,臨沂山鷹戶外運動先后成立了40多支以健步隊為主的健身隊伍,集結了過萬名喜歡健身的普通市民,是當地最大的戶外鍛煉團隊。其發起者許貴林原是一名戶外運動愛好者,后來成立了山鷹戶外運動俱樂部。

  沿祊河往返十公里碰到了五支隊伍

  7月14日晚,本報記者跟隨“山鷹”旗下的鳳凰徒步隊,從鳳凰廣場出發沿祊河南岸綠道,向西往返行走十公里。鳳凰徒步隊是首批加入山鷹旗下的隊伍之一,登記隊員約50人。隊員年齡大多在40-50歲。

  當晚7點30分,30多名身著湖藍色短袖T恤、黑色短褲的隊員陸續集結。這條瀝青鋪就的綠道寬4.5米,禁止機動車通行,兩側各有20多米的綠化帶,僅用于市民健身或游覽觀光。

  1公里后,徒步隊的步速逐漸加快,不斷有隊員和其他健身的市民中途加入隊伍。出發時30多人的隊伍逐漸增加到近百人,走在隊列外側的隊長不時提醒后加入的隊員和市民。往返十公里共有五支隊伍交會而過。

  “安全肯定放在第一位,以前在城區道路上鍛煉的隊伍已經全部暫停活動,等找到合適的場地后再恢復。”許貴林介紹,不是所有的居民區附近都有公園或綠道等合適的活動場地,老城區的部分健步、健跑隊只能選擇車輛較少的路段鍛煉,人行道往往比較窄,在繞行障礙物時會出現占用車道的問題。

  健步隊馬路鍛煉,交警協調進校園

  近日,青島李滄區一老年健步隊占路鍛煉的視頻成為網絡熱點。健步隊成員有80人左右,均為周邊轄區居民。馬路健步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李滄交警大隊多方協調聯系,將健步隊引導進入周邊一處學校內進行鍛煉,避免鍛煉時影響車輛行駛或發生安全事故。

  隊員多為中老年人

  17日下午,青島滄口學校操場上,一支著裝統一、隊列整齊的健步隊伍,隨著音樂大步流星。然而,就在一個月前,他們還在李滄區安順路上和車輛“爭道”。

  據交警四流中路中隊指導員蘇國杰介紹,該健步隊成立已三年多,以中老年人為主,約有80人,成立初期,主要在人行道上鍛煉,隨著人數的增多,后來轉移到未開通的安順路上。

  “健步隊的成員大多數是海怡新城、越秀周邊的老滄口居民,年齡從四五十歲至八十歲的都有。”蘇國杰說,今年4月份,因安順路與沔陽路路口即將開通,安順路不再是斷頭路,四流中路中隊民警曾到現場勸導成員不要在道路上進行鍛煉,希望大家轉移到附近一街之隔的滄口學校進行鍛煉。

  在短暫的轉移后,健步隊的音響設備存在噪音擾民,又轉移回了安順路。“6月14日,我們與滄口街道辦和紫荊苑社區居委會取得聯系,邀請健步隊組織者閆先生一起到青島滄口學校進行溝通,商定健步隊成員重新回學校操場鍛煉。”蘇國杰說,最終經過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健步隊成員可憑借居委會辦理的通行證,每天18:30至19:30到學校操場鍛煉,他們承諾調低音響聲音,以免打擾周邊居民。

  交警幫找場地,隊員很滿意

  “在馬路中間健步鍛煉我個人是很反對的,確實影響不好而且很危險。”閆先生說,其實他們也不愿意去馬路上鍛煉。“自健步隊成立3年來,我們沒有發生過一次交通事故。”

  健步隊的一名女成員告訴記者,健步鍛煉對自己身體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我今年60多歲了。參加鍛煉前,我一年要住4次醫院,這三年多來,我一次院也沒住,我現在走路比我對象還要快,身體棒棒的。”

  “現在健步已經深深融入我自己的生活了,隊員除了除夕不暴走,大年初一都出來鍛煉,下小雨也不例外。”這名成員說,“交警部門出于安全考慮,給我們聯系場地,我們非常滿意,不過也有一些小問題存在。”滄口學校操場一圈約有三百米,總是繞圈枯燥而且有點頭暈,渴望有更合適的場地供周邊居民鍛煉身體。

  本報記者張曉鵬通訊員李先平劉波韓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