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省政府舉行了新聞發布會,由省政府新聞發言人和省發改委、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介紹2017年上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2017年上半年,山東交出了一張怎樣的成績單?下半年我省經濟又將呈現何種走勢?

  居民收入增長跑贏GDP增速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繼續呈現總體企穩、穩中有進、進中向好態勢,全省實現生產總值35017.3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7.7%,增速與一季度持平。

  省政府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魏華祥介紹,上半年,我省城鎮新增就業69.04萬人,完成年度計劃的62.76%;城鎮登記失業率3.43%,穩定在4%以內。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5%,與一季度持平,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344元,同比增長8.1%。

  從數據看來,我省去降補取得明顯成效。二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產能利用率為79%,與一季度持平,連續兩個季度保持在79%-82%的合理區間。企業負債、費用水平下降,1-5月規模以上工業資產負債率降至55.6%,較一季度低0.2個百分點;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銷售、管理、財務三項費用同比減少0.3元。房屋庫存減少,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下降16.1%,其中住宅待售面積下降23.6%。

  短板領域得到加強,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完成4178.9億元,增長24.9%,其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公共設施管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教育投資分別增長18.0%、24.8%、31.0%和83.7%。

  裝備制造成今年工業增長首要拉動力量

  從2017年上半年全省經濟社會運行數據看,在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我省工業表現比較搶眼。省統計局副局長陳漢臻介紹,全省工業經濟保持了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運行態勢。

  具體看來,今年上半年,工業生產增速加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連續5個月保持了7.5%以上的中高速增長,其中6月份增長8.0%,創30個月以來月度最高增速。

  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也在加大。主要表現為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行業繼續保持較高增速,成為拉動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上半年,我省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5%,連續5個月保持10%以上增速,達到近年來最高水平,對規模以上工業貢獻率達到43.4%,比去年全年提高11.4個百分點,成為今年工業增長的首要拉動力量。此外,工業行業增長面明顯改善,綠色發展加快推進。

  “正是由于以上亮點的呈現,才保持了工業生產平穩向好的運行態勢,同時也提升了工業企業的運行質量和效益。”陳漢臻說道,“上半年工業在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三成多

  山東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陳漢臻說,近幾年山東在圍繞經濟轉型發展、以新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中重要的體現之一就是經濟增長方式發生了明顯轉變,即經濟增長正在由原來過度依賴投資拉動,轉向由消費和投資等多要素共同拉動。

  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776.3億元,增長10.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7個百分點,與全國持平,文化健康、家居家裝、特色餐飲等升級類消費需求旺盛;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9.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3.5%。此外,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75.7億元,增長34.4%。

  陳漢臻提到,為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近年來山東出臺了不少穩增長促消費的政策措施,比如有效對接個性化、差異化消費需求,也培育了不少新的消費熱點。一方面,隨著居民生活品味和檔次的提高,文化信息產品和服務日益豐富,文化信息消費成為頗具特色的個性化消費熱點。同時,汽車消費穩中有升。此外,去年以來,在商品房旺銷的帶動下,居住類商品消費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統領下半年工作

  下半年山東的經濟將呈現何種走勢呢?省政府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魏華祥介紹,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穩”應當是經濟運行的大勢,“穩中向好”也是大勢。

  首先從國際環境看,主要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均出現明顯的經濟復蘇跡象,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都上調了今年全球經濟的增長速度。其次從國內和省內看,在改革開放深入推進、供求關系持續改善、新舊動能轉換發力、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市場預期繼續增強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總體企穩、穩中有進、進中向好仍是當前經濟運行主旋律。

  支撐山東經濟穩中向好的主要因素,則可以概括為“四個增強”:一是新舊動能轉換的拉動力逐步增強,二是重大項目建設拉動作用增強,三是供求關系改善的程度增強,四是生產預期向好的態勢增強。

  在談到2017年下半年我省的重點工作時,魏華祥介紹,要聚焦聚力“1+4”重點任務和關鍵性問題。“1”就是,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統領,“4”就是,著力紓解安全、生態、穩定“三大壓力”,防控金融風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玉巖 韓笑 實習生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