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孩子開車門不小心碰到您右后側(cè)車門了,給您造成的損失我感到很抱歉!不過我會負(fù)責(zé)任的,請您給我來電,所有維修費用我會照常付的。”這是3月31日晚上11時許,市民王先生加班從單位開車回家,開車的時候發(fā)現(xiàn)雨刮器上有一張署名為“李”的字條。王先生看了看車門,剮蹭不嚴(yán)重,便短信回復(fù):“您好留言條收到。孩童無忌,剮蹭無意;維修有價,信諾無價。我看了下不要緊,我自己處理處理就行了。”

  6日,記者聯(lián)系到留字條的李女士,她告訴記者,那天她剛開車接5歲的兒子放學(xué)回家,到達(dá)東城曹州路天昊梅園后,李女士停車,由于車距較近,兒子開門的時候磕到了旁邊的車門。“他站在那里不動了,對我說‘媽媽,我不小心碰到了別人的車’。我告訴他,做事要負(fù)責(zé)。就寫了這張字條。”李女士回憶道。“我覺得這很正常,如果是別人蹭了車,也會這樣做的。”

  被蹭的車主王先生坦言:“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蹭的,人家要是不留條,我都不知道車被蹭了。”王先生被這正能量感染,沒有計較,也婉拒了李女士進行賠償?shù)暮靡狻!案兄x你的寬宏大量!祝您工作順利,身體健康,好人一生平安。”在收到王先生的短信后,李女士回復(fù)道。 (記者 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