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百年芙蓉街今迎“雙面”
有朋自遠方來,濟南人最想帶他們去逛的是芙蓉街;了解一點濟南歷史的外地客人,來到濟南最想逛的還是芙蓉街;日新月異中海納百川,跟著時代步伐奔跑在時尚浪潮最前方的是芙蓉街;滄海桑田中初心依舊,留下最深歷史印記依然淳樸天然的也正是芙蓉街。
泉水深處的中國風老街老巷民宅藏深泉
“能令萬里近,不覺四時行。”攝影,是很多人閑暇的愛好,家住棋盤街小區的老秦打年輕時就酷愛攝影,退休之后便每天拿著相機走街串巷。“我最喜歡拍濟南的老街,那些古老的街巷歷經千百年風雨,充滿著詩意和人情味,充斥著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也藏著許多故事。”老秦告訴記者,他小時候住在芙蓉街附近,據老秦回憶,過去的芙蓉街,由大青石板鋪砌,大小字號、作坊分列道路兩旁。清晨,石板路上會飄著薄薄一層霧氣,遠望似漫步于仙境之中,透過石板的縫隙是那潺潺流淌著的泉水。
老秦說,在濟南有許多老街巷,然而歷經百年風雨洗禮,至今仍然能夠保持著傳統古典美的惟有泉水深處的芙蓉街。
如今的芙蓉街,平日里依舊人聲鼎沸。每逢節假日人們更是蜂擁而至,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品嘗來自大江南北的各色小吃美味。“單單這些是‘品’不出真正的芙蓉街‘味道’的,要想了解真實的芙蓉街那就得往里走,在巷子深處,在年歲斑駁的平房里,在一磚一瓦中,才能找到記憶中帶著濃濃中國風韻味的芙蓉街。”老秦說。
在老秦的攝影作品里,記者看到,有90年代曲水亭街畔浣衣的婦人,有王府池子旁下棋對弈的老人,有旗袍店里婀娜婉約的女子,有濛濛細雨中幽深靜謐的小巷……每一張都記錄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帶著每個年代賦予芙蓉街特有的印記,塵封在小小的紙片里。
老街巷里的時尚范深夜這里有年輕人的最愛
90后孫先生是省城一家健身機構的健身教練,此外,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酒吧老板。酒吧位于芙蓉街一角,是用自家房子改的,孫先生介紹說這個房子是爺爺留下來。
由于處在芙蓉街,又帶著獨立小院,頭腦靈活的孫先生與父親商議后,改造成一個小酒吧。孫先生父親也是設計出身,爺倆共同構思,裝飾、繪畫、布置全部都是自己動手,最終將酒吧打造成風格獨特、極受時下年輕人追捧的時尚文藝吧。
酒吧里的所有工作人員就是孫先生以及他的爸爸媽媽。孫先生既是老板,也是調酒師,在吧臺上忙碌;孫先生的媽媽則承擔著服務員的工作,跑前跑后地為客人服務;性格開朗隨和的爸爸則負責和客人聊聊天,小酒吧里氣氛溫暖又歡快。“芙蓉街應該多一些能代表本地文化特色的東西,而不是那些走到哪個城市都有的小吃、紀念品。”孫先生父親告訴記者,他祖祖輩輩都生長在濟南,對濟南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由于他本人在芙蓉街上長大,所以對那些傳統的東西更多幾分偏愛。
看著酒吧里青春無限的年輕人,孫爸爸接著說道:“現在的年輕人都很有想法,他們既追求個性與時尚,又有自己的原則和堅持,而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表現出對文化的興趣,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所以我們也相信,我們的城市以及城市的文化,將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好的傳承和發展。”
繁華鬧市中的“溫柔鄉”老濟南們的選擇
“走到曲水亭的盡頭,坐到百花洲的門口”,當趙雷唱著《成都》火遍大江南北的時候,濟南版《成都》也讓芙蓉街借此火了一把。
三月陽春,呼喚上三五好友,沿著“芙蓉街,西奎文,曲水亭街后宰門”,邊唱著《成都》,一路吃吃喝喝,一路踏青賞花,一路感受歲月雕刻在小街巷里的文化烙印,文青們尋覓的生活莫過于此。
由于地理位置的獨特優勢,芙蓉街是濟南人氣最旺的地方,也是人流量最密集的地方。尤其節假日,這條寬度僅有5米的小巷子里,游客們比肩接踵。有公開數據統計,芙蓉街單日人流量最高達到過近16萬人次。“每次有外地同學來濟南玩,都必須要帶他們來芙蓉街逛逛,看看老濟南的特色是吧,然后還有那么多好吃的,特帶感。”正在省城讀大三的楊倩(化名)告訴記者,她和同學們都很喜歡芙蓉街,“雖然每次去都擠成餅子,但這也說明芙蓉街人氣高嘛。”
與很多旅游景點不同的是,芙蓉街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居民區。
楊先生家住王府池子巷,六十多年來一直在此,雖然兒女都已經遷出去,在其他地方買房安家,但是楊先生還是喜歡這里。“白天的時候很吵,節假日、周末的晚上一般都得鬧騰到大半夜,但是我一輩子都在這住,早就習慣了,有時候天兒不好,來玩的人不多,反倒覺得少點啥。”
楊先生告訴記者,他覺得早晨的芙蓉街最漂亮,“早上六七點鐘的時候,街上幾乎沒什么人,出來的都是晨練或者打泉水的老街坊。到處走一走,迎著初升的太陽,看看靜靜的小巷子,聽見各家門口泉水叮咚流淌,那真是打心底感覺到滿足和幸福啊。”
來源:山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