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家長吐槽學校發放的性教育讀本尺度太大的微博,再次引發了對青少年性教育問題的大討論。該給孩子什么樣的性教育,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采訪了醫學界和教育界的三位全國人大代表,談談他們的看法。

  學生性教育讀本被指尺度太大

  在聽到二年級孩子嘴里說出性教育讀本中的一些話時,杭州蕭山一位家長不淡定了。原來,孩子所在學校通過“讀書漂流”活動,發給孩子一本性教育讀本,在家長看來讀本未免有點尺度太大。

  “我們現在的家長也很開放,并沒有覺得性教育不好。但是學校沒告訴我們發了這樣的書,孩子只是當一本課外讀物在家里很大聲地念。”這位家長發微博稱,性教育讀本中出現過于直白的詞匯,并發給學生自己閱讀的方式很不妥。

  微博一出,再次引發社會各界對青少年性教育的大討論。有家長表示擔憂,學生讀本尺度太大,恐怕會成了黃色教材貽害無窮。也有家長對讀本表示支持,稱孩子比較單純,半遮半掩更神秘,陽光透明反而不敏感。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泰安市文化立業中等專科學校副校長宋文新,長期關注青少年教育問題,在學校內她也會對女生專門開設性教育課程。在她看來,讀本爭議問題給人們帶來思考,到底怎樣的性教育才是正確的。

  性教育應隨年齡“因時制宜”

  宋文新發現,長期以來缺位的性教育,讓女性不懂得保護自己,更是由此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一些十五六歲的孩子懷孕不自知的現象并不鮮見,而一些女性被侵犯后無奈流產,也讓人感到痛心。”她說。

  全國人大代表、泰安市中心醫院院長劉君也發現,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大量的信息充斥網絡,也給青少年性教育帶來新的挑戰。“目前一些打擦邊球的信息仍在強有力傳播,讓青少年學習相關知識造成偏題。”

  另外,青少年的早熟現象,也讓性教育變得更為緊迫。由于營養條件改善,現在孩子普遍早熟,早的十二三歲就進入青春期發育,生理變化自然引起心理變化,宋文新說,性教育到了大學再講就滯后了。

  “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有個適應過程,還要遵循他們的生理發展規律進行教育。生理知識教育的內容,也要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但性知識給五歲的孩子講,又未免有些超前了。”宋文新說。

  在劉君看來,生理健康知識性的傳輸,可讓青少年對糟粕性的東西有抵抗力,而生理健康教育應該從小學就開始啟蒙。

  不能把教育都裝到學校的籃子

  “很多學生從低年級起,就對自己是從哪里來的感到好奇,面對孩子的疑問,以前家長都說從后山撿來的,現在已經會告訴孩子,是從媽媽肚子里出來的。”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科名譽主任、中國性學會常務理事孫偉發現,近年來家長對性教育的態度也有了一定的變化。但孫偉認為,家長的這種轉變,其實還做得遠遠不夠。

  “生理知識不能全裝到學校教育‘籃子’里,這是不切合實際的,家長應該承擔起責任。”宋文新認為,學校的教育是共性教育,好的教育是因材施教的,每個孩子的青春期起點也不同,而最了解孩子的還是家長。家長也要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青春期門診副主任醫師孔美榮,在門診中不時會碰到對性如臨大敵的家長。“有一位家長拿著11歲女兒畫的漫畫來門診咨詢,漫畫的內容正是與性生活有關,顯然性教育光靠學校是不夠的。”她認為,家長應注意從小教育孩子有性別觀念,例如背心和短褲覆蓋的地方不能被別人看到。隨著年齡增加,性教育的內容也應隨之改變。

  孫偉也表示,直接解答孩子的疑問,會更直接明了。孩子的世界很單純,并不能用成人的觀點看孩子的世界。而從正當途徑解答,以免他們向黃色書籍、網站尋找答案,對孩子產生誤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特派記者 王小蒙 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