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貿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內需增長緩慢的情況下,固定資產投資已成為經濟穩增長的重要砝碼。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和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了2016年各個省份固定資產投資及增速情況,數據顯示2016年山東固定資產投資突破5萬億大關,高居全國首位,江蘇緊隨其后,廣東位居第四;在增速方面,西南省份增長最快。從投資與GDP的比值來看,不少中西部省份的投資額超過或接近GDP總量。

  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三的山東,2016年實現固定資產投資52364.49億元,增長10.5%,首次突破5萬億元大關,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個投資額超過5萬億元的省份。

  這其中,工業投資占據了一半。山東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省工業投資26355.4億元,同比增長13.6%。

  經濟第二大省江蘇的投資額位居第二,達到了49370.85億元,接近5萬億大關,其中工業投資也占據了一半左右。

  魯蘇之后,是中部的河南省。近幾年河南正處于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過程中,投資增速較快。2016年該省投資額逼近4萬億大關。

  經濟第一大省廣東的投資總量為32947.3億元,位居全國第四。從產業結構來看,廣東與魯蘇最大差別就在于工業投資。數據顯示,2016年,廣東工業投資總量突破1萬億元大關,共完成11051.68億元,僅相當于山東的42%,江蘇的45%。

  廣東之后,處于投資3萬億梯隊的還有河北,去年該省的投資額達31340.07億元,也就是說,目前投資額超過3萬億的成員共有5個。

  相關名詞解釋:

  1、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

  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在一定時期內完成的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以及與此有關的費用的總稱。

  2、統計范圍:

  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固定資產項目投資及所有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

  3、調查方法

  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報表按月進行全面調查(1月份數據免報)。

  4、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劃分:

  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10個省(市);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個省;西部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2個省(市、自治區);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3個省。

  5、增長速度計算: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為名義增速,由于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按季進行計算,除1-3月、1-6月、1-9月、1-12月可計算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外,其他月份只計算名義增速。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