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理位置看濟南
北接京津唐,南接長三角,西連黃河中上游,東連膠東半島,京滬高鐵、膠濟鐵路在此交匯,濟南已成為全國性的交通樞紐點。
從全國看濟南
2016年,濟南確定為環渤海南翼中心城市,有專家分析,環渤海將形成兩個金三角,共同帶動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和山東等5省發展。環渤海經濟圈規劃中,煙臺、大連、天津將構成其中的一個金三角;沈陽、天津、濟南則是第二個金三角。
從省內看濟南
作為省會城市和交通樞紐,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以濟南為核心。
從五大城市群看濟南
中國五大城市群,只有環渤海城市群位于北方。濟南作為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在環渤海經濟圈和長三角經濟圈之間承上啟下作用明顯。
歷史地位優勢明顯
明朝山東的治所所在地1904年開商埠,成了山東內陸第一大商貿中心1948年-1966年成為關內最早解放的大城市,當時中央和華東局決定濟南市為丙級省的行政規格。“文化大革命”被降為一般省屬地市級1994年中央明確原14個計劃單列市和濟南、杭州共16個市的政府機關行政級別定為副省級,1997年重慶升級為直轄市后,副省級城市架構和數量一直持續到今天。
城市定位六次變化
上世紀50年代末工業城市1989年中國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公布,濟南在列,自此濟南的城市符號又多了一項。上世紀90年代建設部確定濟南為“黃河中下游地區跨省際的中心城市”2000年山東省省會、著名的泉城和歷史文化名城、我國東部沿海經濟開放區重要的中心城市2005年環渤海地區南翼和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中心城市2016年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
日前舉行的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上,民進山東省委在大會發言中提出,從歷史地位、區域協調等多方面來說,濟南的戰略目標應是全國性中心城市。“歷史地位”這句話引起網友共鳴。記者就此梳理濟南在歷史上尤其是近現代史上走出了怎樣的高度?
最早的“副省級”城市
濟南府一直為山東的治所所在地。明朝時,泰山的香稅、萊蕪的冶鐵、淄博的煤礦、德州的漕運等都是當時濟南府的重要經濟支撐。為了讓濟南更好地成為一個“省會”,明朝政府還賦予濟南府山東鹽場的管轄權。
到了清末民初,濟南于1904年自開商埠,它不但使濟南從傳統的政治中心一躍而成了山東內陸第一大商貿中心,而且標志著整個山東內陸市場經濟的發端,并成為當時城市自我發展的一個典范。
1948年9月,解放軍攻下濟南城,濟南成為關內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在曾任濟南市政協副主席諸葛士廉撰寫的回顧錄上,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新中國成立初期,濟南政治、軍事、經濟地位異常突出,當時中央和華東局決定濟南市為丙級省的行政規格。
1950年政務院制定干部工資檔次時,濟南市被列為丙級省的行政級別,直至1966年一直享受著比省低半格,比地級市高半格的副省級待遇。據了解,這也是新中國最早的一批副省級城市。不過,“文化大革命”中被降為一般省屬地市級。
一直到1994年,中央明確原14個計劃單列市和濟南、杭州共16個市的政府機關行政級別定為副省級,1997年重慶升級為直轄市后,副省級城市架構和數量一直持續到今天。
屈指可數的區位優勢
有網友說,濟南在山東的地位,如同山東在中國的地位一樣,要多重要就有多重要。
踞魯之西,南憑泰山,東望大海,枕黃河濤浪的濟南,有強大的政治優勢,匯集了許多區域性的首腦機關,除了是山東省的省會外,還曾經是曾經的七大軍區之一、十八個大鐵路局之一,目前的中國人民銀行十二大分支機構之一、七大電網中心之一,這些跨省際管轄的大機關駐地,造就了濟南在軍事、經濟、教育、歷史、交通、金融等方面的區域影響力。
“這種‘五位一體’的大城市在國內也是屈指可數的,這些都決定了濟南對周邊省市具有較強的輻射力和帶動力。”山東大學教授劉冰表示,濟南區位優勢也非常明顯,北接京津唐,南接長三角,西連黃河中上游,東連膠東半島,是連接華東與華北的門戶,是連接華東、華北和中西部地區的重要樞紐,京滬鎖鑰,可以說是承東接西貫通南北。
區位優勢決定濟南在交通上優勢明顯,京滬高鐵、膠濟鐵路在此交匯,濟南已經成為全國性的交通樞紐,成為一處人流、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匯聚點。
“中心城市”曾三易其稿
去年8月份,國務院批復濟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年—2020年),明確濟南城市定位:環渤海地區南翼中心城市。
算上這次,濟南城市定位已六次變化。最早的城市定位是上世紀50年代末的“工業城市”。劉冰分析說,比比同類城市,那時濟南的制造業無論是基礎還是實力都有可陳之處。濟南經濟最輝煌時依靠的是國企,像輕騎集團、小鴨集團等都曾經俯瞰全國。時過境遷,像輕騎集團等也告別了往日的輝煌。
1989年,中國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公布,濟南在列。上世紀90年代,原建設部確定濟南為“黃河中下游地區跨省際的中心城市”。由于黃河早已失去通航功能,這一定位更多的是地理形態的描述。
隨后的十幾年,濟南“中心城市”的定位三易其稿。2000年,濟南被定義為“山東省省會、著名的泉城和歷史文化名城、我國東部沿海經濟開放區重要的中心城市”;2005年為“環渤海地區南翼和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中心城市”;2016年為“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
劉冰認為,中國五大城市群,只有環渤海城市群位于北方。濟南作為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無疑將成為全國輻射區域最大的主要城市之一。
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唐建平認為,山東城鎮體系仍為“雙中心”格局,濟南、青島兩大城市功能定位分工不同。據分析,濟南作為省會城市和交通樞紐,濟南在城市群體化發展方面已經邁出了堅實步伐,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規劃陸續實施。
放眼全國,發展省會城市群是發展的必然方向。最早開始的長沙、湘潭、株洲城市圈,效果明顯。近幾年發展的武漢城市群、合肥城市群等證明,也是一條行得通的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