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小學學生校服費、課本費100%全免了!5日上午,在濟南市市中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市中區代區長韓永軍對過去五年的政府工作進行了回顧,并勾畫了圍繞以“1260”民生工程為今后工作重點的發展藍圖。
何為“1260”民生工程?即市中區接下來要辦的12大類60項民生項目,其中涵蓋教育、養老、就業、交通、棚改舊、市容市貌整治等12類與市中區市民息息相關的民生實事,一起來瞧瞧那些是您關心的吧!
(一)教育惠民工程
1。投資3.5億元,完成濟南三中新校區建設,利用三中老校區置換改善實驗初中辦學條件。
2。投資1.6億元,實施中小學校新建改擴建工程,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10所,其中新建8所、改擴建2所。
3。新建北康、分水嶺等6所幼兒園,改善16所公辦幼兒園辦園條件。
4。提升黨家中學、后龍小學等39所城郊及薄弱學校,完成經十一路小學、民生大街小學等23所學校校舍改造。
5。區屬中小學學生校服費、書本費100%全免除。
6。將育才中學、七里山小學等11所學校全部納入教育集團,實現集團化辦學100%全覆蓋。
7。大班額問題100%全解決。
8。所有區屬中小學及幼兒園空氣凈化設備及新風系統100%全配備。
9。職稱評聘向城郊學校教師傾斜。
10。投資1億元,加快推進區未成年人素質教育基地建設。
11。全面升級學校城域網,建設“智慧校園”互聯互動體系。
(二)貼心養老工程
12。將10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長壽生活補貼標準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至6000元。
13。完成區級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建設并投入使用。
14。投資1000萬元,加快省級養老服務中心試點工作,推進“一平臺兩中心”(區級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示范性社區活動中心、養老服務中心)建設。
15。標準化建設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6處、農村幸福院4處。
16。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實施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推進居家“五助”服務(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
17。繼續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購買銀齡安康保險。
(三)暖心救助工程
18。投資3200萬元,對9個貧困村實施精準扶貧,實現“五通十有”(即實現村村通路、通電、通自來水、通廣播電視、通信息;有旱澇保收田、有致富項目、有辦公房、有衛生室服務、有衛生保潔制度、有學前教育、有文化活動室、有健身場所、有良好生態環境、有就業保障措施),推進產業提升,鞏固鄉村扶貧解困成果。
19。投資800萬元,對重度、貧困殘疾人進行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等救助。
20。投資1000萬元,對家人患大病、遭受意外的困難家庭進行醫療、臨時、教育救助。
(四)健康促進工程
21。實施“金色搖籃”工程,向父母為市中區戶籍的新生兒贈送初生光盤、孕嬰用品及指導用書等,加強嬰幼兒身心健康、潛能開發的綜合指導,讓每個孩子都擁有人生最佳開端。
22。將基本公共衛生人均經費標準由45元提高到50元。
23。對全區符合條件的老年鄉村醫生發放生活補助。
24。投資1800萬元,繼續提升“321”醫聯體平臺建設,為轄區居民提供更優質醫療服務。
(五)就業幫扶工程
25。整合資源,打造兩大平臺(數字化就業云平臺、創業學院服務平臺),全年孵化初創企業100家以上,帶動就業500人以上。
26。全年安置就業再就業1.5萬人,組織就業培訓4500人次,開發大學生公益性崗位100個。
(六)道路暢通及安全防護工程
27。投資18.5億元,努力打通劉長山路延長線(濟微路至二環西路段)、旅游路西段等2條斷頭路。
28。投資8.5億元,拓寬改造黨楊路、七里山西路南段等6條瓶頸路。
29。投資3000萬元,提升改造次支干道55條、背街小巷40條。
30。新建改造農村道路14條。
31。投資2500萬元,實施小區微循環改造提升及道路隱患排查整治,優化道路交通組織。
32。積極推廣公共自行車和共享單車。
(七)水環境整治工程
33。投資5400萬元,對大澗溝、九曲溝、韓莊河、興濟河等4條河道進行黑臭水體整治。
34。投資2億元,實施7大片區、52個社區海綿工程建設。
35。建設中水處理站1處。
36。新建“五小”水利工程80處,新建塘壩1處。
(八)居住舒心工程
37。實施棚戶區改造3314戶、舊村改造3600戶,建設安置房4959套。
38。投資9000萬元,實施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100萬平方米。
39。對1.29萬戶居民進行供電一戶一表改造。
40。投資1.2億元,對林祥南街、舜玉北區等45個開放式老舊小區進行綜合整治提升。
41。探索試點老舊小區多層樓房安裝電梯。
(九)市容市貌整治工程
42。投資7億元,對緯二路—英雄山路、經十一路實施道路更新提升工程。
43。投資5939萬元,對鐵路沿線環境進行綜合治理。
44。投資1350萬元,對老商埠一期周邊區域進行改造提升。
45。投資980萬元,對旅游路、經八路等2條道路和永慶街、林祥南街等4個區域進行重點環境打造。
46。投資280萬元,將居民裝修垃圾全部納入統一監管、統管統運。
(十)便民設施提升工程
47。投資1億元,高標準建設區檔案館新館。
48。新建社區圖書室5個、農家書屋11個,實現社區圖書室、農家書屋全覆蓋。
49。改造提升街道綜合文化站、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文化廣場各10個。
50。新建、更新開放小區及村居健身路徑50條。
51。建設五人制“籠式”足球場10處。
52。投資280萬元,扶持新建“互聯網+便利店”45家。
(十一)增綠添彩工程
53。啟動占地600公頃的南部生態示范區規劃建設。
54。啟動馬武寨山、小龜山等2座山體公園建設。
55。提升郎茂山、萬靈山等山體公園10座。
56。綠化提升胡家山、鳳凰山山體2座。
57。提升改造舜玉公園,打造社區游園、街頭綠地15處。
(十二)鄉村美化工程
58。打造美麗鄉村示范村18個。
59。實施農村廁所無害化改造6360戶。
60。完成村莊美化亮化7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業文 于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