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住建廳出臺城市道路深度保潔操作指南(試行),在實行機掃和沖洗的主次道路考核標準上,要求車行道地面塵土每平方米不超過5克,人行道每平方米不超過10克。記者采訪了解到,這種“以克論凈”的保潔模式濟南已實施多年,而且標準更高,快車道塵土不能超過10克/10平方米。

“以克論凈”怎么操作?指南提供了塵土檢測方法及工具:路面沖洗并干燥后,先將預制一平方米的框架放置于路面上并固定,檢測人員用毛刷將框架內路面上殘留塵土收集于小鏟上,過程中不能遺漏,使用電子天平進行即時稱量。
“我們叫塵土計量,已實施好多年了。”據市中區王官莊環衛所所長李延香說,在濟南編訂的道路保潔標準中,早已將塵土計量納入了考核標準。記者了解到,去年最新發布的《濟南市城市管理標準》白皮書中,塵土計量快車道不能超過10克/10平方米,慢車道不超過15克,人行道不超過20克,這一標比之前準又提高了5克。“也就是說,一段10米長的馬路牙子以及兩頭向行車道延伸1米圍成的區域內,要是掃出兩枚一元硬幣重量的塵土來就算不合格了。”李延香說。
在王官莊環衛所管理的保潔區域內推行洗掃一體模式,以機械化保潔為主,快車道塵土計量考核基本都能達標。據介紹,以南辛莊西路為例,考核時一般在上午和下午各進行一次塵土計量,經過灑水車和機掃車洗掃后,在路面干燥的情況下,保潔員用帶毛的笤帚收集路面塵土,再用專業的電子秤計量。
據濟南市市容環衛協會一工作人員介紹,該指南是面向全省的指導性要求,因為指南和濟南的路面塵土檢測方法不一樣,兩種塵土計量標準自然也不一樣。市城管局道路保潔處工作人員認為,濟南的塵土計量標準更嚴,“換算下來就是1克/平方米,遠高于指南中的塵土計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