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1月17日電 (沙見龍 李欣)山東省審計部門2016年審計9668個單位,增收節支和避免損失408.8億元人民幣(下同),完成3838名官員經濟責任審計,移送重大違法違紀問題線索440件。
山東省審計工作會議17日在濟南召開,山東省審計廳廳長馬青山對外公布了該省2016審計工作相關數據。他表示,2016年山東審計工作主要包括經濟責任審計,企業、金融、外資審計,住房審計整改,政策落實跟蹤審計,財政審計,扶貧、社保審計等九大方面,其中,促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和重點資金到位4.68億元;清退、整改多占住房286套;完成3838名官員經濟責任審計。山東2016年共審計9668個單位,增收節支和避免損失408.8億元。
為發展向外向型經濟,山東2016年全年實際使用外資1110.7億元,在“引進來”的同時也注重企業“走出去”工作,通過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派出等方式,促進企業“走出去”。因此,審計境外投資和促進外資有效利用成為山東審計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對此,馬青山表示,為實現境外審計“破題”,山東在對鋼鐵、煤炭、交通、重工等領域國有企業審計的基礎上,選擇8戶省管企業開展境外投資績效專向審計調查,關注境外國有資產的安全和效益;組織審計了12個國外貸援款項目,促進外資有效利用。
為促進資源環境保護,山東印發了《關于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試水”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馬青山透露,山東在深化經濟責任審計,保持經濟責任審計全覆蓋的常態化外,還建立了68個試點項目,推進官員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馬青山透露,目前山東審計存在新理念不夠牢固,踐行新理念不夠主動自覺,研究工作站位不夠高,審計工作任務重與力量不足矛盾突出,資源統籌難度較大,審計監督力量未完全整合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是今后工作中需克服的重點,同時要改進審計業務管理,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根據當天公布的山東省審計工作報告,2017年山東將重點關注財稅、金融、產業、環保、精準扶貧等方面政策的跟蹤審計,關注“海上糧倉”以及公共文化、安居工程、科技創新、醫療衛生、生態環境等領域政策的實施,持續跟蹤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
據悉,為更好地實現審計全覆蓋,山東還將推行以大數據為核心的“智慧審計”建設,創建省級審計數據中心,運用地理信息系統等外部信息和技術,開展跨行業、跨系統、跨層級數據分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