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審計署對一名京官的一次異地線索調查,牽出我省一中專學校兩干部貪污200萬元的“案外案”。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教育培訓中心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原主任姜作榮和工作人員崔進海涉嫌貪污鑒定費用被訴至法院,近日,濟南市歷下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這起刑事案件。記者楊紫慧

  通過個人賬戶截留200余萬

  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教育培訓中心隸屬于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被告人姜作榮是該校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原主任(正科級),被告人崔進海是該中心工作人員。

  姜作榮稱,該學校屬于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除財政撥款外,還需要自己創收一部分,其中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是重要來源之一,通過與高校合作,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并給學生發放鑒定證書,收取學生鑒定費用。

  按照程序,鑒定費用應打入學校財務賬戶,而根據檢方指控,姜作榮和崔進海卻通過開立個人銀行賬戶,截留鑒定費用共計216萬元,后兩人各分得108萬元,涉嫌構成貪污罪。

  法庭上,姜作榮辯稱,鑒定費用打入個人賬戶是該中心的歷史傳統,從2003年開始這項工作時,就一直是這么干的,換了幾任領導,對此也都知情,算是已默認。

  拿鑒定費買車、炒股

  2014年5月29日,審計署的辦案人員突然造訪,了解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副秘書長杜小平的有關違法違紀線索,這讓兩人坐立不安。辦案人員查到,崔進海曾多次向杜小平的賬戶匯款。據兩人交代,由于證書比較緊張,這是他們向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疏通關系的“證書費”。

  在配合審計署的調查時,崔進海驚出一身冷汗,主動交代了自己截留鑒定費用用于個人消費的情況。辦案人員走后,他還緊急制作了一份費用明細,傳真給審計署。

  而此時,兩人已多次將截留的鑒定費用用于個人花銷。其中,姜作榮供稱,自己曾將這筆錢用于購買車庫,并借給親友30萬元。崔進海也供稱,自己曾多次從中取款,用于購買私家車、股票或借給親友。

  自知難逃審計署這一關,姜作榮和崔進海急忙東湊西借,將截留的鑒定費用上繳學校。如果沒有審計署的調查,這些錢會不會上繳?從崔進海的一段供述中可見端倪,他稱,審計署走后,姜作榮多次埋怨他,“審計署是來查杜小平的,又不是來查我們的,你為啥這么膽小,把這事兒給抖出來了。”

  38萬元鑒定費當績效獎分了

  “私分國有資產罪”是姜作榮被指控的另一個罪名,檢方指控,作為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主任,姜作榮將本該上繳的38萬元鑒定費用私分給鑒定中心員工,其中,他本人分得10萬元,其他人大多分得7萬元左右,該行為構成私分國有資產罪,應與貪污罪數罪并罰。

  對于該項指控姜作榮辯稱,2010年以后學校不再實行績效考核,干多干少都拿一樣多的錢,導致中心員工滿腹抱怨,工作積極性不高。為安撫大家的情緒,他主動召開會議,提出將38萬元分了,就當績效獎金,大家都表示同意。他還強調,早在2014年6月,他們已將上述全部鑒定費用上繳學校賬戶,并不構成貪污。但檢方認為,兩人是在審計署辦案人員調查后,才上繳鑒定費用,這已構成犯罪既遂。

  來源: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