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晚高峰,從經十西到齊魯醫院,20分鐘后患者順利就醫。這是濟南騎警創造的記錄。11月份以來,濟南交警抽調警力,配備大功率警用摩托車組建騎警中隊,發揮機動靈活的特點,大大提高了處警的效率,在騎警巡邏路段處警時間縮短到5分鐘以內,平均接處警時間縮短約60%,一月時間查處各項違法300余起。

  從一起開道救援說起

  如若不是有交警的開道,菏澤的柴先生怎么也不會相信,從濟南西到齊魯醫院能夠在20分鐘的時間到達。6日下午3點左右,柴先生58歲的父親使用電鋸鋸木頭過程中,電鋸不慎失手掉落,砸在雙腳上導致雙腳骨折。在當地醫院簡單處理后,醫生建議轉院到濟南。

  拉著柴先生父子的急救車很快上了路,快到濟南西高速下橋口時他們發現了一個問題,此時正值下午五六點來鐘,是交通晚高峰,車流量大而且不熟悉路況。情急之下,他們想到了向交警求援。

  “接到報警求助時是下午5點左右,交通晚高峰。”槐蔭交警大隊副大隊長周鵬介紹說,對于傷者來說每一秒鐘都是寶貴的,此前,槐蔭交警已經多次處置類似開道救助行動,摸索出了沿經十路、緯十二路、經七路去往齊魯醫院的快捷通道,每年都要處警救助100次以上,被稱為“生命通道”。

  “此前,交警救助主要是使用四輪警車開道,騎警成立后他們有了更為便捷的選擇。”周鵬說,騎警駕駛大功率摩托車機動靈活,在開道救援中更為便利。當天的情況證實了這個說法,當天下午6點20分,三名騎警跟求助急救車在高速下橋口碰了頭,騎警在前開道,原本50分鐘至一個小時的車程,只花了20分鐘就到達了醫院。

  經過救治,柴先生的父親的斷趾已經接上,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恢復情況良好。

  “應當說,救助菏澤患者的處警是騎警的一次精彩表現,但并不是首演。”濟南市交警支隊指揮中心主任董斌介紹,早在10月份,濟南交警就為成立騎警做籌備,11月8日,130名經過集中培訓,配備大功率警用摩托和單警準備的騎警正式投入交警勤務,11月29日,濟南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忠林為濟南交警騎警隊授旗,濟南騎警正式成立。

  機動靈活大大縮短處警時間 提高路面見警率

  市中交警大隊副大隊長王循進介紹,摩托車具有機動、靈活、高效、擁堵路段通行能力強的特點,有四輪警車不能比擬的優勢,一旦有警情能夠迅速到位處置,大大提高了處警效率。

  目前,全市各區交警大隊都配備有騎警,平時主要在市區“四縱四橫”20余條主干道以及“三區三圈”等重點要害部位,進行巡邏管控,負責靜態交通秩序整治、動態交通違法查處、事故先期處置、重點違法行為查扣等工作。

  “比如說對于開車打電話、抽煙等違法的查處,平時只能依靠電警抓拍,震懾力不足,有了騎警現場查處就變得簡單了許多。”王循進說。

  15日上午10點50分左右,一輛白色轎車駕駛員開車抽煙,指揮中心民警通過視頻巡查發現這一情況后,隨即調度附近的騎警予以查處。

  “經二緯二路口,一輛白色轎車駕駛員開車抽煙,請予以查處。”僅12秒后,市中騎警駕駛的摩托車就停在了白色轎車前面,此刻,駕駛員手上還夾著一根剛抽了小半根的香煙。

  “我們利用監控大數據對碰分析發現違法線索,然后在調度路面騎警予以查處,實現交警執法從路面到桌面再返回到路面,提高處警效率。”王循進說,騎警從11月8日試運行以來,交警的快速反應能力大大提升,處警時間大大縮短。

  市中大隊提供的數據顯示,在騎警試點路段,接處警時間已經縮短到5分鐘以內。全區平均處警時間也縮短約60%。

  據了解,截止目前,在一個月的時間里,濟南騎警已經查處涉牌涉證、酒駕等重點違法行為300余宗、查扣重點車輛182輛、暫扣機動車駕駛證71個、查處其他交通違法1532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泰來)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