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可不能任性花,今后政府部門做好預算花錢辦事,如果沒有成效,將會被追究責任。近日,濟南市財政局《關于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經市政府同意,正式發布實施。記者了解到,濟南市將力爭用3年時間,將預算績效管理覆蓋各級預算部門(單位)和所有財政性資金,貫穿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

  根據《意見》,今后各部門在申請財政資金預算時,將按照“誰申請資金、誰編制目標,誰分配資金、誰審核目標,誰批復預算、誰批復目標”的原則,按規定編制和申報績效目標,準確反映預期產出和效果,并不斷提高績效目標管理的覆蓋比例,加快實現目標管理全覆蓋。

  財政部門根據財政支出方向和重點、部門職能及相關發展規劃,對預算部門(單位)編制的績效目標加大審核力度,不符合要求的,應及時退回并按要求調整完善,符合要求后方可進入預算編審下一流程,無績效目標或未按要求編制績效目標的,不列入預算。要將績效目標作為預算安排的前提和主要依據,在批復部門(單位)預算時一并批復績效目標。同時,積極探索開展績效目標綜合評審工作,將評審結果作為確定預算的重要依據。

  為確保績效目標實現,各級各部門要建立績效運行跟蹤監控機制,加強執行管理。財政部門和預算部門(單位)負責對績效運行情況實施跟蹤監控,重點監控是否符合預算批復時確定的績效目標,發現預算支出績效運行情況與原定績效目標發生偏離時應及時予以糾正,情況嚴重的,暫緩或停止項目執行。

  預算執行結束后,各部門(單位)要及時開展績效自評,并形成自評報告。財政部門負責加強對績效自評工作的指導和監督檢查,必要時可對部門(單位)自評實施再評價。同時推行第三方機構獨立評價,建立第三方中介機構庫和專家庫,自2017年起,每年選取部分預算金額大、社會關注度高、對經濟社會發展有較大影響的發展類、民生類項目,委托第三方機構實施重點評價和獨立評價,不斷提高評價質量。

  評價結果將作為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評價結果好的,優先安排預算或加大支持力度;評價結果差且整改不到位的,相應調減預算,直至取消該項財政支出。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不力,以及財政資金配置和執行績效未能達到預期目標或規定標準的預算部門(單位)實行績效問責,形成“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倒逼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