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交通運輸部“公交都市”創建現場推進會在濟南召開。據悉,此次會議旨在加快推進“公交都市”創建活動,深入交流創建工作經驗,研究部署“十三五”期間全面推進公交都市創建等有關工作。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會上重點提到了公交專用道建設。“越堵的地方越要施劃專用道。”他指出,之所以要設公交專用道,就是要給多數人的出行創造更好的條件。而現在有車族會反對,因為他們擔心施劃之后占用了道路資源,開車不方便;交通管理部門也會有壓力,也會擔心施劃之后為交通秩序的管理帶來很大壓力。他指出,要推動公交專用道建設,到2020年,城區人口300萬以上的,要基本建成公交專用道網絡。
據悉,今年以來,濟南在舜耕路南段、儉秀路等設置了14條公交專用道,增加25.75公里。截至8月底,全市公交專用道116條,里程374.086公里。
劉小明介紹,從創建“公交都市”主要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統計來看,今年1-9月份,公交出行量下降了1.4%。軌道交通線路在增長,公交運營線路也在增長,城市人口在增加,為什么公交出行量在下降?因為交通結構還在持續惡化。而這導致了交通擁堵在加劇,汽車尾氣排放在增加。
據悉,交通運輸部將全力推進公交卡互聯互通,目前已初步實現95個城市互聯互通,今年年底預計有110個城市實現公交卡互聯互通。“我們也在積極推進這項工作。”濟南公交相關負責人說。
(生活日報記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