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給孩子吃上吧。”26日上午,隨著從病房里傳來的一陣陣嬰兒的哭聲,鄭建艷把盛滿自己剛剛擠好乳汁的奶瓶送到了晨晨奶奶的手中。

  其實,晨晨并不是鄭建艷的孩子,而是濱州市人民醫院一名剛剛做完手術不久的男嬰。由于晨晨媽媽沒有自己的母乳,25歲的濱州市人民醫院小兒外科護士鄭建艷提出用自己的母乳喂養患兒。現在已經三個多月的晨晨在鄭建艷和醫護人員的幫助下不僅恢復了健康,還多了位美麗的護士“媽媽”。

  文/片 齊魯晚報記者郗運紅 通訊員趙巖

  看著患兒吃飯斷了頓 主動提出喂養母乳

  26日上午,在濱州市人民醫院小兒外科的換藥房內見到了回來復查的晨晨和他的家人。小家伙正在香甜的睡夢中,臉上肉嘟嘟的非常可愛,看上去一點都不像生病手術后的孩子。

  晨晨是今年9月3日出生的,因為早產一個月,在孩子出生二十天后出現了腹脹并伴隨著嘔吐的癥狀,9月30日,在四處求醫未果的情況下,家人帶著晨晨轉入濱州市人民醫院小兒外科就診。

  “孩子來的時候情況十分危急,經過檢查被初步診斷為消化道梗阻,但梗阻原因不清楚。”濱州市人民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醫師張中廣說,和家人溝通好后,當天晚上就給孩子做了手術,手術過程中發現腸穿孔引起的腹膜炎,腸粘連又有腸扭轉,造成一部分腸管壞死,有七十厘米左右,三個多小時的手術非常成功,剩下一部分小腸基本上能滿足患兒的生理需要。

  雖然手術很成功,但晨晨術后出現了刀口感染現象,隨后轉入小兒ICU監護室進行治療,轉入ICU后的十多天里,晨晨的母親由于長期處于緊張和焦慮情緒中,沒了母乳。

  沒了“口糧”,晨晨的吃飯成了大問題,孩子又剛剛做完手術,身體比較虛弱,并且抵抗力差,急需補充營養。“看著孩子我很心疼,我也是個媽媽,他母親那種著急的心情我能夠理解,讓孩子吃母乳有利于身體恢復。”鄭建艷得知情況后,主動找到護士長說:“護士長,用我的母乳喂晨晨吧,我的奶水多,并且我的孩子8個月了,吃飯時可以添加一些輔食。”

  就這樣在征得晨晨父母同意后,鄭建艷就開始每天為晨晨喂奶。

鄭建艷在給晨晨喂奶

  給自己孩子加輔食 患兒吃母乳康復快

  “鄭護士知道我們今天過來換藥,提前給擠了不少奶放在了冰箱里,剛才孩子餓得直哭,等不及化奶了,鄭護士又去休息室給擠了100多毫升的母乳。”晨晨的媽媽說。

  現在晨晨的胃口也越來越好,孩子能吃了,哭聲也大,但只要喝到母乳后就立馬變得很乖。在病房里,晨晨吃完鄭建艷的母乳后安靜了下來,鄭建艷在一旁一邊仔細查看晨晨的小手,一邊逗著孩子,晨晨的臉上也露出了笑臉。經過這兩個月的相處,鄭建艷和孩子的感情已經非常深了,和孩子的媽媽也像姐妹一樣。

  “在孩子后期護理治療當中,護士長和科室的護士們不僅對孩子的護理關愛有加,還經常對我們家屬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我們度過了最難熬的那段時間。”這次回醫院復查換藥,晨晨的爸爸為醫院寫了封感謝信,“(感謝)尤其是鄭建艷護士,在得知孩子母親因為孩子住院時間較長已經沒有母乳喂養后,主動聯系我們希望能用她的母乳幫助孩子盡快康復,在這期間她為了給孩子提供多一些母乳,放棄喂養自己的寶寶。”信中說。

  “自從孩子做完手術后五六天就吃鄭護士的奶,鄭護士上班就給擠奶,有一次鄭護士不上班也在家擠好奶送過來。一個多月的時間,晨晨就是吃著她的母乳恢復的,我們一家人都特別感激。”晨晨的爸爸激動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