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50元/噸回收落葉為啥停擺
為何不能將落葉收集起來進行有效利用呢?濟陽垃圾處理廠的工作人員稱,目前達不到此條件,“從最初的環節就沒有將落葉和生活垃圾分開,到了垃圾處理廠已經難以分清,無法分揀。”
記者查詢往年媒體資料發現,從2007年開始,濟南市曾嘗試用落葉和糞渣生產有機肥,并取得了成功。環衛部門還專門下文,鼓勵大家全面收集落葉,一噸落葉50元,大量的落葉實現了回收再利用。但該項目自2008年年底便宣告停止。
對于項目停止的原因,濟南市肥城處理中心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一是場地受限,二是處理成本過高。原來,為收集落葉,廠家以50元/噸的價格對外購買,但真正收集來才發現,落葉里雜質太多,摻雜著磚頭、瓦塊、鐵絲等,還混有生活垃圾。光分解這些雜質廠家就要多花好幾天,耗費不少人力。處理成本高了,廠家就沒了積極性。
嘗試:首個落葉填埋場要變廢為寶
當然,也不是所有落葉都不能歸根,落葉填埋場是個新的嘗試。2015年11月19日下午,位于槐蔭區興福街道大金村的濟南市首個落葉填埋場正式啟用。該落葉填埋場占地面積約5畝,總投資15萬余元,可一次性容納4000立方米落葉。落葉填埋可將落葉變廢為寶,轉化后的有機肥料將應用于第二年春季的園林綠化、農作物施肥等。
另外,也有落葉化作肥料。千佛山景區主管落葉清掃的工作人員介紹,在樹林間或草地上的落葉一般不會清理,讓它們自然腐爛在泥土中,化作春泥更護花。
此外,園林部門也在進行新的嘗試。自2011年起,濟南市園林部門便嘗試進行綠化廢棄物環保處理,并成立濟南市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站。項目相關負責人汪女士介紹,目前該處理站面向全市免費開放,但大部分來運送廢棄枯木、枝葉的是園林內部林場、各景區等。
(生活日報記者 張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