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11月2日訊 不久前,王健林一句“先掙他一個億”走紅,網友感嘆“錢不是萬能的,錢是萬達的。”現在,王健林再曝金句:海爾砸冰箱才幾個錢?

近日,王健林在萬達學院開學典禮的內部會議上談及企業誠信一事,用萬達太原街賠付事件對比當年海爾張瑞敏砸冰箱的典型案例,評價稱“我們這個事例,比海爾砸冰箱那個事例偉大多了。砸20幾臺冰箱才幾個錢啊,我們砸了350幾個商鋪,砸了6億多。這個而且賠的不是6億多,是賠10億多。”
對此,海爾官方微博進行了回應:“我還真沒有好好算過在車間工人三年工資還買不來一臺冰箱的1985年,張瑞敏砸的76臺冰箱對當初幾乎發不出工資的海爾意味著什么。但我知道現在身為官博君的我為什么買不起房了。”

海爾的霸氣回應得到不少網友支持,有網友表示,海爾砸冰箱不是錢的事,是態度。據不完全統計,至少500家企業藍V力挺海爾,轉發微博并評論“買不起房”,掀起造句熱潮“ 但我還是買不起房”。眾官微集體嗆聲首富,為海爾鳴不平。
商學院雜志對此評論稱,海爾此次回應的走紅,讓筆者聯想到2014年的圣誕夜,海爾官方“賣萌”回應格力董明珠炮轟海爾的文章——《阿姨,我們不約》。幽默的互聯網用語和犀利的觀點闡述以及詳盡的資料論證,成為企業危機公關的典范。
海爾此次針對萬達王健林的回應,似乎更加漂亮。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眾多藍V的聲援力挺,看似藍V們的集體狂歡,實則蘊藏了微博轉型和新形勢下企業危機公關的未來方向。隨著企業微博的愈加開放,敢于突破企業傳統調性及品牌桎梏的企業微博也越來越多。企業微博的持續走高,在于傳統意識上企業微博的“刻板”印象與實際上人格化、娛樂化運營間帶來的差異美感。這樣的身份轉變帶來的“沖突”,以企業“產品”作為載體,為越發刁鉆的網友提供了更加新鮮、更加有料的內容。藍V企業生態圈的構建和關注用戶的疊加,讓回應事件自然走紅,也更好的實現此次集體嗆聲首富事件在流量上的引爆引領。“放開手腳”的企業官微,在互聯網傳播的熟稔度與把控力上似乎更勝一籌,這也為各大藍V企業獲得了極高的互動率和用戶黏著度,有助于形成現象級的新媒體事件,也為企業危機公關提供更多形式和出口。(大眾網-山東24小時記者 李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