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10月11日訊 農民種上“放心田”,吃上了“定心丸”。大眾網記者從今天下午舉行的山東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到2015年年底,山東全省73910個有耕地村(社區)完成了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占總數的95.9%;確權耕地面積8815.6萬畝,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積的98.1%。
2013年,中央提出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今天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農業廳黨組書記、廳長王金寶介紹說,山東結合實際,確立了爭取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全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的工作目標。到2015年年底,全省73910個有耕地村(社區)完成了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占總數的95.9%;確權耕地面積8815.6萬畝,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積的98.1%;確權承包農戶1670.6萬戶,占家庭承包戶數的94.6%。
從2015年11月開始,這一工作整體轉入成果檢查驗收階段,全省各地邊開展“回頭看”活動,到今年6月8日,全省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成果縣級自檢自查、市級初步驗收和省級抽查驗收工作全面完成。總體看,全省17市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程序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測繪成果符合精度要求,承包合同、登記簿、承包經營權證書、數據庫記載信息基本做到了真實、準確、完整、一致,全部通過省級抽查驗收。
省農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褚瑞云介紹說,我省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已基本完成,但這只是農村改革發展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包括:還有極個別村由于種種原因沒有開展確權工作;極個別村雖然完成了前期工作,但證書還沒有及時發放到戶;有的地方信息化建設滯后,縣級數據庫建設亟需規范完善;有的地方受縣級檔案館庫容所限,確權檔案還存放在鄉(鎮),保管條件沒有達到規范要求等等。
下一步,山東將穩妥推進剩余村土地確權頒證,進一步規范土地確權頒證成果,充分發揮土地確權頒證成果效用,在完成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打消農民流轉土地顧慮、給農民吃上“定心丸”的基礎上,根據農民的意愿,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大眾網-山東24小時客戶端記者 馬俊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