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出臺樓市“禁炒令”。4日,為了遏制投資投機購房,購房者買房辦理網簽后,除了規定的7種情形外,不得隨便撤銷以及信息變更,這也意味著,此前不少投資投機者在辦理房產證之前,通過“改合同 ”形式炒房賺取高額差價的做法行不通了。通知從10月8號開始實施。

  房價漲了改合同賺差價

  今年以來,濟南尤其是東部房價瘋漲,投資投機需求集中爆發。這些投資投機機購房人群中,除了炒樓號外,另外一種常見的形式就是改合同,假退房真轉讓 ,賺取高額差價。

  省城一業內人士透露,這種改合同炒房的形式,流程上比炒樓號要復雜,戰線也相對較長,但是炒房的收益比炒樓號要高的多。

  舉個例子,某個樓盤在今年5月份的開盤價是8000元每平米,投資客交上首付 款辦理了商品房網簽后,等著房子升值。到了今年8月份,同一樓盤的房價到了 12000元每平米,短短4個月,房價漲了4000元每平米,投資客就會把房子掛到中 介公司或者委托樓盤置業顧問再以高價賣出去。由于房子已經走完了網簽等法定 流程,新的購房者買這套房子的前提是,投資客把之前的購房手續都撤掉,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網簽。把這些手續走完后,投資客購置的房子就成了新房,他們再 以高價對外轉讓。投資客賺取高額差價,新的購房者還要給中介或開發商支付幾 萬元不等的改合同費用。

  “現在很多中介公司掛出的‘包改合同’的房子都是這種情況。”該人士說 ,這些房子沒有房產證,通過改合同可以網簽撤了后,開發商就等于重新把房子 賣了一遍。加上投資客的加價以及幾萬元的中介費,購房者所買的房子價格被推 高不少。

  撤或改合同,要滿足7種條件

  為了堵住投資客改合同炒飯的漏洞,4日,濟南市建委發布“規范商品房預( 銷)售合同網上簽約(以下簡稱“網簽合同”)的撤銷及信息變更有關問題通知 ”。

  通嚴格商品房網簽合同撤銷和信息變更的條件。已在網上簽訂商品房買賣合 同的,除以下情形外,不得撤銷或變更合同信息。

  具體來看,如果想做商品房網簽合同撤銷,必須滿足4種條件。房地產開發企 業與購房者之間因某方違約而發生糾紛,經仲裁機構、法院裁定或判決需要撤銷 合同的(提交裁定或判決的有效證明);房屋交付使用自公布之日起90日內,購 房者所購房屋因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經有關部門認定,需要解除合同的(提交質 量監督機構出具的質量鑒定報告);商品房交付后,實測建筑面積與合同約定誤 差超過±3%,商品房買賣合同中已約定可解除的(提交測繪機構的房屋測繪報告) 。還有一種是法律法規允許的其它情形(寫明具體內容并提交相關證明)。

  此外,如果想做商品房網簽合同信息變更,要滿足3種條件。因房地產開發企 業工作人員失誤,將購房人信息錄入錯誤,需要更正合同信息的(提交錯誤內容 及更改說明、網簽重簽保證書);戶口本常住人口登記卡索引表中登記的家庭成 員之間,變更合同買受人信息的(提交戶口本、身份證、公安局派出所戶籍關系 證明、網簽重簽保證書);法律法規允許的其它情形(寫明具體內容并提交相關 證明)。

  5月取消撤網簽限制,讓投資客鉆了空子

  記者了解到,2010年為了響應國家宏觀調控,防止有人以改合同為由變相炒 房,濟南市建委下發了樓市“禁炒令”。通知中明確規定8種情況下可改簽或撤簽網上購房合同,比如購房人信息錄入錯誤、交房后房屋出現嚴重質量問題、貸款未批、購房者患重大疾病急需用錢等。

  禁炒令實施了6年后,今年5月1日,濟南出臺了簡化新建商品房網簽合同撤銷 流程,企業無需提交合同撤銷理由,購房人也無需到場。新版流程跟以往相比, 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就是說,此前以上的每一種情況都需要提供撤銷合同理由 憑據,新流程后,這些證明都不需要了。只要是買賣雙方有撤銷網簽合同的要求,都可以來辦理。

  濟南市建設部門一人士稱,今年5月份取消網簽撤銷條件限制,為的是優化行 業發展環境,提高行業監管效能。但是伴隨著限制條件的取消,也給投資客帶來 了炒房可鉆的空子。

  “此次禁炒令再次出臺,可以遏制投資投機性購房,打擊違規炒房行為。”一 業內人士稱,但是從2010年的“禁炒令”實施的情況來看,還是避免不了一些炒 房客通過各種手段去鉆空子,此次“禁炒令”再次實施后,效果如何還要看監管 的力度和落實的情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喻雯)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