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說江蘇、山西、上海等省市三甲、二甲醫院年底前要逐步取消門診輸液,山東省近期會不會大范圍叫停門診輸液?”25日,讀者劉先生打來電話咨詢。為此,記者采訪了濟南市一些大型醫院負責人,他們均表示未曾接到相關通知。濟南市衛計委相關領導也表示,目前未接到上級主管部門的新規定。不過,在近日的調查采訪中,記者發現濟南多家醫院內部已開始嚴控門診輸液,對抗生素的使用更加嚴格規范。
全國多地叫停門診輸液
記者近日走訪時發現,季節變換帶來的感冒咳嗽高發,一些醫院門診輸液室里“吊瓶森林”屢見不鮮。一組數據讓人心驚:去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平均每人輸液8瓶,遠遠高于國際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
過度用藥危害著人們的健康。目前,上海、江蘇、北京等多地已相繼叫停了門診輸液。9月18日,黑龍江也出臺規定,10月8日起取消全部三級醫院門診成人輸液。
“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9月19日,武漢市第一醫院啟動“關閉門診成人輸液室”計劃,成為武漢首家叫停門診成人輸液的醫院。
駐濟省級醫院未接相關通知
一些省市紛紛叫停門診輸液,濟南情況怎么樣?26日下午,齊魯醫院門診樓地下一層輸液室內,10多名患者正在輸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輸液室是為不住院的患者提供的,“只要是不住院的成年病人,需要輸液的都在這里,兒童在另外一個專門的輸液室。”他說并未聽到有關打算取消門診輸液的消息。省千佛山醫院工作人員也表示,目前未取消門診輸液。
另一家省級醫院輸液大廳內,患者宋女士告訴記者,“我是上呼吸道感染,一直咳嗽。”她的藥中含有頭孢哌酮舒馬坦,同時醫生還建議她服用沐舒坦。
“能口服藥物的不輸液,能不用抗生素的均保守治療。”齊魯兒童醫院一位兒科醫生說,孩子和成人還有不同,“有的孩子吃藥吃不進去,只能通過輸液的方式,但我們都嚴格按照不濫用抗生素的原則來。”
“取消門診輸液也是個大趨向,它是為了制止抗生素濫用,能吃藥就不打針。”一家醫院負責人介紹,聽說濟南有的醫院在控制抗生素方面做出了具體規定,“比如使用不能超過一定比例等。”
門診醫生早就不隨便開處方輸液
雖然濟南并未出臺叫停門診輸液的文件,但記者多方打聽獲悉,多家醫院內部已啟動多項措施,嚴格把關,門診醫生不能隨便給病人開處方輸液。
一家二甲醫院的內科專家也表示,門診輸液基本上全部停止了,醫生會積極對病人及家屬解釋,不能濫用抗生素,也不能得了病就用最好的抗生素。
記者注意到,外地限制門診輸液的規定中對兒科例外。26日上午,記者走進一家大型三甲醫院的兒科門診,專家正在給患哮喘的孩子看病,一個上午,醫生沒有開出一個輸液處方。他告訴記者,兒科門診一樣嚴控輸液治療。不過,他表示,一些孩子抵抗力比較弱,往往發病急,因此很多省市醫改中,兒科門診輸液不在叫停之列。
各種給藥方式中輸液危害最大 專家:規范門診輸液不等于禁止輸液
專家介紹,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進入血液循環,容易出現肺肉芽腫、肺水腫、靜脈炎癥和過敏等不良反應,一般來說,輸液是僅對急救、重癥及不能進食患者使用的“最后給藥方式”。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專家提示說,這種說法雖然并不是100%正確,但輸液確實是各種給藥方式中危害最大的。專家建議,如果患者的腸胃功能正常,口服藥物應是第一選擇,只有在患者出現吞咽困難、嚴重吸收障礙等無法服藥的情況時,才應選擇輸液治療。
濟南市一家醫院的相關領導表示,規范門診輸液不等于禁止輸液,“如果病情真的需要輸液,那么急診和住院兩個渠道就可以解決了。”他表示,江蘇等地取消門診輸液,體現了醫改的思路,就是控制抗生素的濫用。
(生活日報記者 王麗 董昊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