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說法:糾紛根源在于低準入
貴州恒易律師事務所黃學宏表示,校園貸的根源在于貸款平臺的低準入,很多貸款平臺僅需要大學生的身份信息就能提供貸款。大學生遇到這種情況,首先,應當選擇報警,讓警方介入,對貸款平臺的資質、貸款方式、利率等進行調查,以確定是否有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其次,向學校、家人如實反應所遇到的經濟困難,尋求救濟,避免產生極端想法;最后,要減少此種現象,相關部門理應對貸款平臺加強監管,避免大學生在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下陷入深淵,不能自拔。
河南優澤律師事務所張路羽強調道,大學生維權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根據我國法律相關規定,借款的本金以實際借款人所收到的款項為準,而并非完全依賴于債權憑證上的記載。借款利息,最高年利率不能超過24%,超出部分可以不用償還;如果因刷單行為被貸款,自己并未收到貸款卻要償還貸款,則可能涉嫌詐騙。要及時報警立案,維護自身權益;若被追債時,存在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毆打辱罵、甚至將隱私照片公布的情形,則屬于違法,情節嚴重的,甚至可能構成犯罪。第四,加強自身法律意識,量力而行不隨意貸款。
(生活日報記者 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