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白鷺上青天,我被堵在最中間。”8月11日,這成了被堵在東北城司機們的真實寫照。全福立交橋東口斷絕交通后首個早高峰,東北城交通近乎癱瘓,2條高架路、連同地面工業北路、二環東路、將軍路共計18公里路段持續擁堵一上午,這樣的擁堵局面可謂史無前例,連公交車、電動車都被堵在其中。

工業北路堵成一鍋粥
市民小璇家住王舍人一個新建小區,在桿石橋附近的寫字樓上班。她每天早晨7點半開車從家出發,經由工業北路、北園大街、順河高架橋后抵達單位,一般用時在1個小時左右。8月11日早晨,她雖然知道全福立交橋東口斷絕交通,但是她依然決定駕車沿著原路行駛,因為這條路她走順了。為了防止堵在路上,她提前半個小時出發,7點便駛入工業北路。
然而,她還是失算了。此時的工業北路,因為道路施工,雙向八車道已經變身為雙向四車道。她夾在內側車流中,外側車道是公交車、貨車和小汽車,走上幾米車隊便停下來,隔上幾分鐘后再起步,再走幾米。如此走走停停,到全福立交橋已是8點鐘。而平時早高峰這段路,她只需要走20分鐘。
記者從歷城交警大隊指揮中心獲悉,工業北路開工首日后的早高峰,從6點40分便進入了壓車狀態,到7點半時,工業北路東向西便壓車3 公里,到8點半時,隊尾已經過了奧體中路以東1公里處,工業北路壓車長度達到了6公里。而這樣的狀態,一直到中午12點半才結束。
午后,工業北路東向西壓車長度回落到1.5公里。不過在下午4點多后又開始回流。
荷花路流量瞬間增加百倍
如果繞開工業北路,周邊可供繞行的地面道路,在8月11日也全線爆堵,車流量超過了道路的承載能力。在以往流量適中的二環東路北段以及將軍路,雙向都出現了流量飽和的情況。即使是路口綠燈狀態,后邊等候通過路口的車輛也沒有招,因為車輛已經像洪水一般將道路灌滿了。歷城交警大隊指揮中心民警張瑞表示,從道路監控情況來看,全福立交橋東口斷絕交通之后,大量南向北的車流從荷花路下橋口下橋,然后調頭折返到清河北路或者全福立交橋。
然而,荷花路下橋流量平時十分少,11日的車流量瞬間增加了上百倍之后,遠遠超出了道路承受能力。于是,打算左轉的車輛自發在直行車道上排隊,擇機等候加塞左轉,進一步加劇了擁堵。受此影響,長達3公里的將軍路,南北雙向都出現了罕見的持續擁堵,擁堵長度雙向6公里。
除此之外,清河北路與二環東路路口交通流量也陡然增大,甚至出現過多次插盤的局面。大量的車為了爭道搶行,不顧路口是否凈空,爭先恐后往前行駛,結果很快影響到四個方向的車流,只能由民警現場解開這個死結。
兩條高架路成停車場
與地面道路相比,最讓民警擔心的兩條高架路,8月11日全天都處于半癱瘓狀態。從早晨7點開始,二環東路高架北向南方向擁堵已經3公里,擁堵路段北起全福立交橋,南至山大北路下橋口。而相反方向的擁堵程度略微輕微一下,北起全福立交橋南至膠濟鐵路高點位置,南向北車流擁堵長度1公里多,比以往的早高峰要輕微。二環東路高架持續3公里的壓車,從早晨7點開始,一直持續到下午晚高峰7點多,絲毫沒有緩解的趨勢。
而北園高架路1 1日的擁堵主要表現在西向東方向。從早晨7點半開始,該方向的擁堵長度已經超過1公里,到8點的時候隊尾已經壓車到了歷山路上口,8點半時從北園立交到全福立交,西向東的方向全線壓車,堪稱高架路上的馬路停車場,壓車長度3公里。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到中午1 2點才開始緩解。
兩條最具有快速通行功能的高架路11日幾乎呈半癱瘓狀態。從二環東路高架山大北路下橋口,往后一直壓車到了北園立交橋,這個長達6公里的馬路停車場,一直持續了5個多小時才緩解。不過等到下午4點多,這樣的狀態又迅速恢復了。
(生活日報 記者吳永功)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