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山東市場主體加速發展,增速穩居全國前列。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今天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1-6月份,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65.5萬戶,比全國平均增幅高出11.0個百分點;新登記注冊資本(金)1.3萬億元,同比增長94.1%。

  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比全國平均增幅高出11.0個百分點

  1-6月份,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65.5萬戶,同比增長24.2%,比上年同期增幅高出1.7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增幅高出11.0個百分點,新登記注冊資本(金)1.3萬億元,同比增長94.1%;全省實有市場主體654.3萬戶,同比增長21.8%,比上年同期增幅高出2.1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增幅高出12.9個百分點,注冊資本(金)10.6萬億元,同比增長38.5%。

  全省平均每天約登記市場主體3637戶(按180天計算),比上年同期的2928戶,每天多登記709戶;全省平均每15人擁有1戶市場主體、每萬人擁有市場主體665戶,上年同期為每18人擁有1戶市場主體、每萬人擁有市場主體549戶。

  民營經濟成為經濟發展主力

  上半年,全省新登記民營經濟市場主體65.0萬戶,注冊資本(金)1.1萬億元,同比增長24.3%和90.0%,分別占新登記市場主體總量的99.2%和86.3%。私營企業增勢強勁,上半年新登記19.8萬戶,同比增長46.4%;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穩步發展,分別新登記44.0萬戶和1.2萬戶,同比增長16.8%和8.0%。

  到6月底,全省實有民營經濟市場主體638.6萬戶,注冊資本(金)7.3萬億元,同比增長22.3%和48.6%,占各類市場主體總量的比重分別為97.6%和68.9%,同比提高了0.5個和4.7個百分點。其中:實有個體工商戶474.3萬戶、私營企業147.9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16.5萬戶,同比分別增長19.6%、32.8%、15.9%,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仍居全國各省市區首位。

  創業熱潮促進了就業增長,極大地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上半年,全省新登記個體私營企業安置從業人員214.1萬人,同比增長26.5%;到6月底,全省個體私營企業累計安置從業人員2162.9萬人,同比增長17.4%,約占全省就業人員總數的32.6%。

  私營企業增勢強勁 企業登記占比首超3成

  得益于各項扶持政策,以小微企業為主的私營企業迅猛發展。1-6月,全省新登記私營企業19.8萬戶,同比增長46.4%,是各類型市場主體中增長最快的,比上年同期增幅高出35.1個百分點,占新登記各類企業的97.5%,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到6月底,全省實有私營企業147.9萬戶,同比增長32.8%。

  上半年,全省新登記企業20.3萬戶,同比增長45.6%,比上年同期增幅高出34.3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增幅高出17.0個百分點;新登記企業占新登記市場主體總量的31.0%,同比提高4.5個百分點,這是我省新登記企業數量占比第一次超過30%。到6月底,全省實有企業163.6萬戶,同比增長29.1%,比上年同期增幅高出4.0個百分點。

  外商投資企業有所加快

  上半年,全省新登記內資(非私營)企業4006戶,注冊資本(金)1335.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3%和170.7%;新登記內資(非私營)企業戶均注冊資本(金)3334.7萬元,同比增長1.3倍,比期末實有內資(非私營)企業戶均注冊資本(金)高出76.6%。到6月底,全省實有內資(非私營)企業12.9萬戶,注冊資本(金)2.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和23.7%。

  據介紹,山東積極對接“一帶一路”戰略,不斷加強與內外區域經濟體的經濟合作,外商投資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到6月底,全省新登記外商投資企業1111戶,投資總額91.3億美元、注冊資本65.6億美元、外方認繳資本57.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6.3%、32.1%、45.6%和41.2%;新登記外商投資企業戶均注冊資本590.7萬美元,同比增長25.2%。到6月底,全省實有外商投資企業2.8萬戶,投資總額2289.1億美元、注冊資本1337.4億美元、外方認繳資本1049.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5%、9.4%、12.1%和13.4%。

  產業結構繼續優化 三次產業全面發展

  到6月底,全省一、二、三產業市場主體戶數結構由上年同期的5.3:11.3:83.4調整為5.6:10.7:83.7;注冊資本(金)結構由上年同期的6.9:36.4:56.7調整為6.3:32.9:60.8。

  第一產業潛力顯現,成為發展熱點。1-6月份,全省新登記第一產業市場主體3.5萬戶,同比增長27.7%,特別是新登記第一產業企業8439戶,同比增長111.7%。到6月底,全省實有第一產業市場主體37.0萬戶,同比增長30.4%,占市場主體總量的5.6%,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優化升級,增幅居三次產業之首。1-6月份,全省新登記第二產業市場主體6.1萬戶,同比增長42.2%,增幅居三次產業之首,顯現出我省第二產業發展充滿后勁。在新登記市場主體迅速增長的同時,大量經營乏力第二產業市場主體退出市場。到6月底,全省實有第二產業市場主體70.0萬戶,同比增長14.9%,是三次產業中增幅最低的,占市場主體總量的比重為10.7%,下降0.6個百分點?;A設施建設投資力度持續較大,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供應業新登記戶數同比增長114.2%。

  第三產業穩定增長,仍是投資創業焦點。上半年,全省新登記第三產業市場主體55.9萬戶,同比增長22.3%,占新登記市場主體總量的85.4%;到6月底,全省實有第三產業市場主體547.4萬戶,同比增長22.1%,占市場主體總量的83.7%,提高0.3個百分點。金融業、教育、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娛樂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衛生和社會工作等新興服務業蓬勃發展,上半年新登記戶數同比分別增長142.4%、104.8%、66.2%、60.9%、57.2%和56.2%,為產業結構轉換提供了新動能。房地產業受到去庫存政策利好影響,回暖升溫,上半年新登記房地產市場主體4708家,同比增長42.8%,而上年同期下降23.8%。

  企業信用監管效能加強,新型市場監管體系初步形成

  截至6月30日,全省共有130.4萬戶企業、402.9萬戶個體工商戶、14.8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報送了年報,年報公示率分別為91.0%、92.6%和96.8%。山東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全省793.0萬戶市場主體(包括吊銷)的登記、備案信息,行政處罰信息2.7萬條,動產抵押信息1.86萬條,股權出質信息9785條,抽查檢查信息12.3萬條。全省有24.2萬戶企業公示了即時信息,共計68.0萬條。同時,全省工商系統正在加快建設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體系,以切實提高社會協同共治水平。截至6月底,全省共有約11萬戶企業因失聯、公示信息虛假、未年報等原因被工商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并向社會進行公示;對未提交2015年年報的企業擬列入經營異常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