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上午,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自7月已進入拉尼娜狀態,并預計秋冬季將發展成為一次拉尼娜事件。專家表示,預計今年秋季影響我國的臺風風暴潮和災害性海浪發生次數將比往年偏多,冬季海冰災害也將呈偏重趨勢。拉尼娜會對山東有啥影響?氣象專家稱,今年夏秋或雨水偏多冬季氣溫偏低。

  預報今秋多雨冬天冷

  據了解,這是國內外的預測預報機構首次對拉尼娜的到來給出明確判定。拉尼娜是西班牙語“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的一種現象,表現為東太平洋明顯變冷,同時也伴隨著全球性氣候混亂,總是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后。拉尼娜現象常與厄爾尼諾現象交替出現,但發生頻率要比厄爾尼諾現象低。

 

  今年5月開始,赤道中東太平洋海面溫度持續下降,7月平均海溫指數距平指數≤-0.5℃,所以氣象專家認為7月份已經進入拉尼娜狀態。據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預測,由于拉尼娜事件的發生,整體來看今年秋季中國近海海域的海洋災害呈偏重趨勢。2016年秋季處于拉尼娜事件的發展期,西太平洋海溫將偏暖,有利于秋季臺風的生成,臺風個數將比常年偏多,一旦臺風來襲與天文潮高潮疊加,風暴潮和災害性海浪生成的幾率將加大。氣象專家表示,受拉尼娜影響,今秋山東降水或偏多,冬季氣溫偏低。

  拉尼娜影響已初現

  一般來說,厄爾尼諾現象發生之后,當年冬季我國北方容易出現暖冬,次年南方包括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容易出現洪澇。

  就山東來說,厄爾尼諾年山東氣溫偏高,降水減少,降水量低于正常年。1961年到2009年山東省共發生重旱級以上旱災(包括重旱)19次,其中有10次旱災年出現了厄爾尼諾事件,旱災年份出現厄爾尼諾事件的概率為53%。而2014年開始的厄爾尼諾,已經完全將當初的預測變為現實,2014年和2015年,山東出現了連續旱情。

  那么,今年的拉尼娜到來后氣候部門的預測會成真嗎?

  雖然現在拉尼娜只是在萌芽狀態,但進入它的影響已經初露端倪。今7月份,北方不少地方出現大暴雨天氣,濟南全市降雨量214.5毫米,較常年198.2毫米偏多8.2%。而濟南市氣象臺預測8月份降雨量150-170毫米,較常年(149.4毫米)偏多。

  有研究表明,我省的洪澇基本發生在拉尼娜年或拉尼娜的次年。(綜合舜網、生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