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動員大會8日在濟南召開,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正式揭牌。大會還為濟南、青島、淄博、濰坊、煙臺、威海六家高新區授牌。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到底要干點啥?此次大會給了我們一個較為明確地答案。

  山東半島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有堅實的產業基礎和豐富的資源,2014年9月,山東以濟南高新區等六家高新區為主體,向國務院申請創建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16年4月獲得批復。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要充分發揮山東半島的地區創新資源集約優勢,開展創新先行先試,探索改革經驗,引領山東半島發展。

  此次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成立,其努力方向是建設成為轉型升級引領區、創新創業生態區、體制機制創新試驗區、開放創新先導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海洋科技創新中心。

  自主創新示范區成立后,將有哪些“大動作”?記者了解到,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將積極開展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在股權激勵、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等方面進行深度探索。同時,六家高新區將率先轉變管理理念、壓縮管理層次,簡化審批事項。建立示范區和省直部門單位的“直通車制度”,允許示范區在項目申報、財政補助、人才認定等方面實行直接申報。接下來,省直有關部門及示范區六市會明確對六個高新區的管理權限下放清單,賦予高新區部分省級事務審批管理權,使高新區享有更大的自主發展權。

  記者了解到,自主創新示范區將開展創新工作的先行先試。目前,山東省正研究加快科技體制創新改革的實施意見,將在深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科教融合發展等方面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六家高新區還會進一步研究有前瞻性的政策,在海洋科學、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加快建設一批科技創新平臺,鼓勵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高校進行技術合作。人才引進機制、評價體制也將進一步創新。將提高科研人才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收益,讓做出貢獻的人才名利雙收。山東省將專門成立推進機構,明確國家自主示范區建設的時間表和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