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跟女孩通話,女孩知情后婉拒好意
近日,齊魯晚報記者來到即墨通濟街道,在趙紀開租住的房子中見到了他。雖然今年才59歲,但他皮膚黝黑,額頭上刻滿深深的皺紋,牙齒也已經脫落掉光。時光在他臉上雕刻的痕跡遠遠超出了他的實際年齡。
兩年前,趙紀開從日照老家只身來到即墨,當了一名環衛工人。每天早晨5點半起床,到即墨嵩山二路打掃衛生。每月收入2000元,掙得不多但開銷更少,生活簡樸的他,租住在每月房租只有100元用空心磚簡單搭起的棚房里。平時一日三餐也是粗茶淡飯,大多數時候都是饅頭就著清水煮熟的青菜,每月生活費只有二三百元。家中甚至沒有餐桌,平時吃飯也是蹲在地上。
即便如此,他還是選擇了去救助遠在菏澤的患病姑娘姚愛麗。
第一筆錢匯去后,趙紀開一直掛念著姚愛麗的病情,他沒有手機,每次都是向路邊好心人請求幫他撥打電話詢問。在得知姚愛麗病情一天天加重時,今年4月份,趙紀開又分兩次向姚愛麗的銀行賬號分別匯去700元、300元。
1300元,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微不足道,但對于趙紀開來說,這相當于他近半年的生活費用。當遠在菏澤的姚愛麗得知趙紀開生活清貧但仍為她捐款后,感激之余也有些許愧疚。
“我非常感激,他本來自己生活就不容易還要拿出積蓄來救助我,我心里也過意不去。”27日,當記者撥通姚愛麗的電話時,她說,趙紀開對她的病情很關心,兩人通過好幾次電話,知道趙紀開只是個環衛工人后,多次拒絕過趙紀開的好意。“如果有一天我的病好了,我會到即墨當面感謝這位素未謀面的好人。”姚愛麗說,她也非常感謝社會上其他向她提供幫助的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