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
小荷的行為是父愛缺失的表現
在和小荷交談過程中,記者發現,她談得比較多的是閨蜜、朋友給自己的戀愛建議,很少提到父母。小荷告訴記者,從戀愛到懷孕到終止妊娠,父母都不知道,他們很少過問自己的戀情,她也不會主動和他們說。
對于小荷同時交往兩名男生一事,南寧市關工委空中家長學校家庭教育講師蘇倡分析稱,導致其行為發生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這是缺乏父愛的表現。一個女生從小就應該有父親陪在身邊,保護她,并給她安全。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在其10至12歲時開始逐漸進入青春期,這時女孩會更加渴望父愛,希望得到安全感;12至16歲開始正式進入青春期后,如果一位女孩缺乏父愛,則其缺愛心理則表現為和男生交往,或者暗戀比自己年長的前輩、老師等。而過了16歲后,孩子的青春期進入第三階段,其戀情開始由自己掌控,則會傾向于渴望更多的愛。
其次,父母長期不在小荷身邊,只用物質補償,會讓其養成愛揮霍、花錢大手大腳的行為,這種行為很容易造就一個人的虛榮心。蘇倡認為,和小荷交往的兩名男生其心理和個性都和小荷相似,也都渴望“母性”的愛,“一位充滿正能量的男生不會隨便花女生的錢,同時也會以正確的價值觀、處事方式去影響和引導女孩。”蘇倡說。
此外,小荷的行為也可能是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以及大學生的攀比心理有關,在加上母親忽略了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價值觀教育和引導,從而導致一些女大學生迷失了自己。
那么該如何走出這些迷失的情感漩渦呢?對此,蘇倡建議,要回歸到源頭,可以自己先回顧下過往的生活,在12歲之前,父親是否曾經給過自己溫暖?是否存在攀比心理?如果在潛意識里承認自己的行為是缺失的,則應該馬上終止該種行為,不能讓自己的下一代也像自己一樣。小荷除了要進行自我分析外,最好找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或者咨詢師,進行心理疏導。
蘇暢還呼吁,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女生,請不要隨便用道德的眼光去評判別人的情感行為,因為任何一段感情的發生其背后一定有深刻的隱情。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來源:廣西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