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省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全省法院2015年開展未成年人案件審判和權益保護的工作情況,同時公布了一批嚴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未成年人犯罪及未成年人民事案例。
非監禁刑適用率超六成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我省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案件數量穩中有降。近五年,全省未成年犯罪人數每年保持在2000人左右,在全部犯罪人數中的占比不到3%。去年,未成年犯罪人數為1792人,比2014年減少341人。
“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我們始終堅持‘教育、感化、挽救’及‘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方針和原則,量刑時,充分考慮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成長背景、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和幫教條件等因素,該從輕判處的,依法從輕處罰。”省高院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謝萍介紹。王某故意殺人案就是這樣一起典型案例。
2014年9月29日,15歲的某中學初三學生王某與15歲的某職業學校學生王某圖因瑣事打架后約定次日再打。9月30日17時許,王某與王某圖分別帶人至某中學南門外小樹林處,王某圖先持木棍擊打王某頭部,后抓住王某上衣兜住其頭部往下摁壓,王某遂拿出藏在上衣右手袖管的彈簧刀,隔著衣服捅刺王某圖胸部、左臂各一刀,王某圖往東北方向逃走,王某持刀追趕上王某圖,并再次捅刺王某圖背部、左臂部數刀后逃離。王某圖經搶救無效死亡。
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王某在打架過程中持刀捅刺他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嚴重后果,應依法懲處。鑒于王某犯罪時未滿十八周歲,被害人具有一定過錯,且被告人王某的法定代理人積極賠償被害方家屬損失,依法可從輕處罰。以故意殺人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十三年。宣判后被告人王某不上訴,該判決刑事部分已生效。
據悉,2015年,全省法院判處未成年人非監禁刑1127人,非監禁刑適用率62.89%;依法特赦未成年罪犯1188人,占全部特赦犯的94.06%;依法對124名未成年犯予以減刑、假釋。“對罪行極其嚴重的未成年犯罪人,法院堅持寬嚴相濟,依法從嚴懲處,積極發揮刑罰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去年,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未成年犯92人,重刑率為5.13%。”謝萍說。
未成年人犯罪呈現新特點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主要集中在盜竊、故意傷害、尋釁滋事、搶劫、聚眾斗毆等類型,占全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四分之三。2015年,全省未成年人犯罪呈現新特點。
“未完成高中教育的未成年犯罪人占犯罪主體的絕大多數。”省高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傅國慶介紹,當前,我國中小學校都嚴格按照教育部的有關規定,對在校學生進行社會主核心價值觀和法治教育,培養他們知法守法的良好法律素養。但有些未成年人,特別是輟學的未成年人,受到網絡暴力游戲、不良社會價值觀的影響,頭腦中缺少規則、法律意識,不清楚違法犯罪的界限,極易走上違法犯罪道路。“這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征的重要表現,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未成年人實施故意殺人犯罪的案件數量增幅較大,其中絕大多數屬于嚴重校園暴力傷害案件。有些沖突發生在校園內,有些案件的未成年人在學校發生矛盾,而“約架”在校外解決,此類案件一般都是團伙犯罪。“他們爭強好勝,不計后果,犯罪手段殘忍,趨于成人化,對造成的嚴重后果常常無法預料,審判時才追悔莫及。”傅國慶告訴記者,從未成年被告人的性別看,以男性為主,但也存在少數女性。
近兩年,我省毒品犯罪活動猖獗,形勢嚴峻,未成年人涉毒犯罪案件增長非常明顯。“一些未成年人因好奇、精神空虛或者交友不慎而受到誘騙,開始接觸毒品,最終成為毒販進行毒品犯罪活動的工具。毒販利用未成年人容易控制、目標小、處罰輕的特點,引誘、教唆未成年人進行運輸、販賣毒品等犯罪活動。”謝萍說,“盡管我省未成年人涉毒犯罪數量在全部毒品犯罪案件中所占比例較小,但增長速度快,嚴重危害著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長。審判實踐中,全省法院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加大對教唆、引誘、容留未成年人和向在校學生進行相關毒品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通過刑罰的威懾力防止毒品向未成年人蔓延。”
對暴力侵犯未成年人犯罪堅持“零容忍”
“社會經濟轉型時期,社會矛盾多元復雜,受未成年人父母監護職責不到位、社會管理預防措施不健全等多種因素影響,侵犯未成年人生命健康和安全的犯罪時有發生,社會反響強烈,嚴重破壞家庭和社會穩定。”傅國慶介紹,以拐賣兒童、猥褻兒童罪為例,2015年這兩類犯罪案件數量分別比2014年增長35.87%、23.2%。
“審判實踐中,全省法院進一步加大對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犯罪的懲治力度,對以未成年人為犯罪對象的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綁架、拐賣兒童、強奸、猥褻兒童等暴力犯罪案件,繼續堅持‘零容忍’原則,該判處重刑的堅決依法重判,該適用死刑的堅決判處死刑。”謝萍告訴記者,去年,全省暴力侵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重刑率為32.3%,比普通刑事犯罪的重刑率高出二十個百分點。
未成年人的民事權益關乎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健康成長。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涉及未成年人的糾紛主要集中在家事案件中的撫養費、撫養權、探視權糾紛和校園傷害賠償等類型。2015年,我省共審結未成年人民事權益保護案件6000余件。
“對這些案件,無論是在少年法庭,還是在最高法院推動的家事法庭試點改革工作中,全省法院始終堅持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和社會觀護制度,將法治教育、親職教育等貫穿案件審理全過程,優先全面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傅國慶介紹,今年4月,滕州市人民法院對一起父母不履行監護職責、嚴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案件作出撤銷監護權的判決。“這是我省審結的第一起撤銷監護權的案件。今后,我省法院將繼續關注侵害未成年人監護權的事件,并依照兒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依法判處。”
[相關報道]200名學生接受禁毒教育
5月30日,“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山東省濟東強制隔離戒毒所聯合章丘市官莊小學舉行“小手拉大手 同圓禁毒夢”禁毒教育活動,200名學生到戒毒所接受了禁毒教育。
據了解,當前青少年已成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開展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工作刻不容緩。活動中,通過參觀禁毒戒毒宣傳教育基地,聽戒毒人員現身說法、觀看禁毒宣傳片,學生們對毒品的外觀及包裝、毒品對人體的危害及機理、防毒拒毒的方法和技巧等常識有了深入了解,識毒、防毒、拒毒能力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