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的防護服和手套還在出租屋附近。  法醫的防護服和手套還在出租屋附近。

  近幾日,在后龍窩莊一座六層出租房內,整個樓道彌漫著一股惡臭。22日晚,房東家人來到三層打掃衛生,發現屋內一名小伙身亡,房屋內散布不少蛆蟲,于是立刻報警。

  記者調查發后,后龍窩莊被稱為濟南最大的蟻族聚集區,滋生不少社會問題,因此,陌生租客之間不敢隨便搭話,更有不少租客想攢夠錢就搬走。

   樓里飄惡臭,門縫下有蟲子爬出

  出事的房屋位于市中區后龍窩莊63號,3層最東頭。

  據周圍一位鄰居介紹,這家民居屬于出租房,“之前一共4層,后來由于租房生意好,又加蓋了兩層。”擴建后的民居,主要面向周圍的考研學生、打工族出租,房租大約在200元一個月,由于價格低廉,因此來租房的絡繹不絕,“一層10個房間,6層大約60間,目前住了90來個人。”

  知情鄰居介紹,前幾日,該樓不少租戶反映樓道內彌漫著一股令人作嘔的臭味,懷疑是哪家垃圾腐爛變質了,要求房東負責清理一下樓道衛生。

  22日晚間,房東一家準備打掃衛生,其中兒媳婦來到3層樓道內,當清掃至3層最東側的房間門口時,發現臭味是從這里傳出來的,“而且竟從門縫里出蛆蟲來了。”

  這位知情鄰居稱,房東的兒媳婦當時也沒有多想,以為是腐敗食物招來的,于是就敲了敲房門,卻沒人回應,于是兒媳婦下樓,就把發現蛆蟲的消息告訴了婆婆,婆婆感覺事情可能不妙,一開門,發現一名小伙子已經身亡多日,于是立刻報警。

  家屬已經來濟正處理后事

  “聽房東介紹,這個小伙子5月2日才交了房租。”一位知情鄰居告訴記者,三層不少房間都出租給了打工的小伙子,“不少人都彼此不認識,或是整天外出打工,或是整天待在家里打電腦。”

  11點時,身亡小伙子的遺體被警方運走,記者來到3層樓道內,雖然經過消毒液處理,但樓道內的氣味依然難聞,敲響事發房間周圍幾位鄰居的門,也都沒有人回應。

  事發后,房東就此事不愿透露太多消息,只是認為自己很倒霉,“小伙子是棗莊人,家人已經來到濟南處理后事。”房東的一位朋友告訴記者,而據周圍一位住戶介紹,去世的小伙子生前喜歡玩電腦,并且很少出門,因此懷疑是長時間玩電腦猝死所致。

  此外,不少租戶獲悉情況后已開始準備搬走,“這里太亂了。”一位住戶搖著頭告訴記者,他正要去辦理退房手續。

  目前,小伙去世的具體原因警方還在調查。

  “蟻族”之痛

  蟻族聚集區,不敢和陌生人說話

  在南新莊西路西側,有一個與濟南大學西校區僅有一路之隔的城中村,高大的牌坊上寫著“后龍窩村”。

  順著牌坊走進一條熱鬧的商業街,接著就會被路邊兩排門頭房夾在其中,中午飯點時,擁擠得僅容得下電動車或行人通過,沿著商業街向西走500米,就逐漸出現一些三四層或六七層高的樓房,墻上貼滿了租房廣告,如果停下駐足,可發現不時有胳膊上文身的青年,穿著拖鞋拎著外賣出入其中。

  這里被稱為濟南最大的蟻族聚集區,與東側郎茂山附近的雙龍莊一樣,也是濟南為數不多的城中村。

  據了解,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與雙龍莊一樣,后龍窩莊也有了要開發的消息,“2001年時這里還大多數是平房。”一位已經畢業的濟南大學學生告訴記者,不少居民為多得補償款,紛紛對樓房進行加蓋,到2005年時,不少都是4層或以上的樓房了。

  也就是從那時起,為了收回加蓋成本,有居民開始將這些加蓋樓房出租給外來務工者,于是其他村民紛紛效仿,導致后龍窩莊外來人口大大超過了本村村民。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12月時,后龍窩莊本地原住民2000人左右,而目前卻至少有上萬的租房者,而這些租客的流動性又導致許多人根本來不及認識對方,“兩個人走在街上可能互不認識,但他們可能就住在一個樓上。”一位房東告訴記者。

  外來人口的涌入,在給后龍窩村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導致了很多社會問題。2015年5月4日,在后龍窩莊,一名即將畢業的23歲女孩,疑因感情糾紛選擇上吊自殺;同年6月21日深夜,后龍窩莊又發生一起血案,一名男子將同事捅傷后讓熟人幫忙報警,因心臟破裂,被捅男子送往醫院時已身亡。

  另外,這里偷竊、打架等事件更是層出不窮,與相隔不遠的雙龍莊一樣,后龍窩莊也漸漸令人談之色變。

  “近年來,我們后龍窩村名聲更不好了,喝酒打架是家常便飯,租客更不敢隨便和陌生人說話。”一房東告訴記者。

  后龍窩莊內居住著不少打工者。

  多數人攢夠錢就搬走

  “多賺點錢我就搬走。”25歲的楊凱(化名)來自棗莊,目前在后龍窩莊以賣涼菜為生,由于天氣還不夠熱,再加上天空飄起了小雨,23日他并沒有出攤,而是一個人坐在屋里玩手機。

  據介紹,楊凱原來在棗莊一家煤礦工作,可是近期煤炭行業不景氣,工資發不下來,和父母、妻子商量后,今年3月份,楊凱一個人揣著2萬元來到濟南,購置了三輪車和二手冰箱,在后龍窩村一帶租了間房,開始了一個人在濟南的生活。

  由于剛開始干,楊凱還沒有經驗,一個月能賺2000多元,再減去220元的房租和日常花銷,一個月只能剩下1500元。

  問起為何在這里租房,楊凱稱主要還是為了“省錢”。楊凱這間屋子在一層背陰處,冬天沒有暖氣,夏天沒有空調,不到15平米的房間內,除去一張床,兩個桌子以及冰箱等,剩下的空間幾乎被雜物和涼菜食材占滿,幾乎轉不身子,盡管這樣,楊凱還是選擇一個人待在屋子里,而不是去和鄰居等交流,因為“人員復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楊凱告訴記者,這些租客一般都是考研學生或是打工族,“學生還好點,但一些社會求職者素質就參差不齊了。”

  楊凱稱,僅他西鄰的那個房間,聽說年前住了個考研學生,后來搬走,年后又進了一個找工作的小伙子,“前幾天小伙子工作找到了就搬走了,又進來一個喜歡喝酒的中年男人。”楊凱稱,因此,他感覺沒有深交的必要,“我來了兩個月了,沒有主動和他們說過話,只有交房租時才和房東聊聊電費。”

  楊凱稱,他目前最大的心愿是趕緊掙點錢,好在濟南穩定下來,這樣可以早點把妻子和兒子從棗莊老家接過來,“早點脫離這個混亂、冷漠的地方。”

來源:生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