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真的“敗家”?大學生財商現狀如何?財商教育是否需要加強?中國首份大學生財商摸底報告5月3日出爐。這份報告共調查了全國約5000名高校大學生,其中包括250名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學生。

  [消費觀] 購物娛樂支出超飲食,花錢“成人化”但不成熟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的大學生消費區為1000-3000元/月,28.2%的大學生消費額度在3000-5000元/月,極少數在8000元以上。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392元,可見大學生的消費數據與全社會整體水平相當。而消費結構上也出現一致化特征,調查顯示,近七成大學生主要花銷選擇了日常購物支出,約六成大學生選擇了休閑娛樂,超越了食品的消費支出,說明90后大學生消費“成人化”、“社會化”趨勢明顯。

  大學生的消費隨意性大,上半學期小康生活,下半學期省吃儉用的情況并不少見。數據顯示,40.5%的大學生消費時沒有計劃、隨心所欲,22.7%的大學生消費計劃不明晰,僅有9.8%的大學生有非常明確的消費計劃,并能堅持。

  口袋里沒有錢之后怎么辦?四成90后大學生會采用“金融手段”滿足自己消費需求,其中18.6%的大學生會選擇分期付款,13.0%選擇使用互聯網金融服務或產品。這是互聯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90后與其他時期青年的時代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