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沖著市重點小學學區房去買房,結果費盡周折選房交首付后,一問教育局,該小區目前還不確定是學區房。近日,菏澤中達御園小區的多名業主就遭遇了這樣的“糟心事”。
打學區房廣告,業主排隊認籌
“中達御園”是位于菏澤市市區的一個在建小區,位于長江路與育才南路交會處,在菏澤市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管轄范圍內。從2015年開始,該樓盤多次打出“熱烈慶祝中達御園被劃為菏澤市實驗小學學區房”的廣告。

21日,記者來到該樓盤,迎面看到一幅大大的廣告牌,上面寫著“搶的不是戶型,是孩子的未來”,該樓盤目前已有近四棟樓封頂,其中兩棟為住宅。據了解,該樓盤從2014年動工前開始,售樓處對外開放認籌,認籌款10萬元、20萬元不等,直到今年4月16日正式選房。
由于中達御園自2015年持續打“市實驗小學學區房”的廣告,十分吸引人氣,選房當天甚至出現排隊搶房的景象,“當時為了買這個學區房可不容易了,提前交錢認籌不說,選房當天手慢一點好戶型就被搶光,一直到下午四五點鐘還有人選房。”王女士告訴記者。
“我們提前認籌的,可以打九六折,即使這樣價格還比菏澤周圍樓盤高了好幾百元,價格最高的樓層和戶型都達到5500元了,而一路之隔的歐洲城,因為不是學區房,也就4700元左右。”

根據菏澤市發改委發布的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菏澤的商品房均價在3951.7元,而選房當天中達御園給出的均價在5200元左右,遠遠高出了菏澤城區商品房的平均價格。
學校明確表示:不屬招生范圍
從2015年開始,中達御園采取多種渠道為自己的“學區房”定位打廣告,即使現在,仍能在菏澤城區主干道上看到該樓盤“市實驗小學學區房”的廣告,此外,當地媒體上常能見到“熱烈祝賀中達御園被劃為菏澤市實驗小學學區房”的大幅廣告。
在業主提供的選房當天照片中,記者看到了售樓處擺放的一份做成易拉寶的文件,是給菏澤市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一份回復,文件頂頭為“菏澤市教育局”,上面寫到:同意“將中達御園小區列為市實驗小學學區”,待中達御園小區建成業主入住后,小區內的適齡兒童按照市實驗小學招生政策辦理入學手續。
到底“學區房”一說是真是假?這份文件又是怎么回事呢?記者就此采訪了菏澤市教育局、菏澤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教育辦,以及菏澤市實驗小學。
“中達御園不屬于我們學校的招生范圍。”菏澤市實驗小學相關負責人明確告訴記者,該樓盤開發商2015年曾拿著一份蓋有教育局印章的文件找過我們學校,學校也給了答復,不能接納那么多的學生,拒絕了此事。
隨后,記者又聯系到菏澤市教育局辦公室,“目前這個小區不是市實驗小學學區房,以后怎樣不好說,只能說有一定的可能性會成為市實驗小學的學區房。”教育局相關負責人明確告訴記者。記者看到售樓中心展示的文件上提到開發區管委會,隨后撥打電話詢問,教育辦負責人表示,之前劃分學區,該樓盤不屬于市實驗小學的學區房,其他的不清楚。
消協部門稱:宣傳廣告或涉嫌違規
在中達御園售樓中心,當記者問及中達御園是不是市實驗小學的學區房,工作人員表示:“是學區房,可以撥打教育局和實驗小學的電話詢問。”
“都回答一萬遍了,為啥不是?凡是不相信的業主讓他退房就行了,其他的不用解釋,文件都有了,還不相信我怎么解釋。”該樓盤一周姓負責人稱,“文件是不會亂發的,我還是那句話,信,就要,不信,就退。”當記者問及為什么市實驗小學那邊也不承認中達御園是學區房時,該負責人表示,“他不愿意承認能咋著?我還是那句話,信就要,不信就退房。”
中達御園此舉是否涉嫌欺騙消費者?記者就此采訪了菏澤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牛建峰和菏澤君誠仁和律師事務所劉金瑞律師,他們均表示,開發商首先涉嫌以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其次該廣告也涉嫌違規,因為今年以來,國家工商總局公布了房地產廣告發布規定,要求房地產廣告必須真實、合法、科學、準確,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
據了解,新規已于2月1日起施行,對房地產廣告中的細節進行了明確規定,尤其是涉及學區房、銷售價格以及項目位置示意圖等廣告內容進行了明確規定,房地產廣告中不得含有廣告主能夠為入住者辦理戶口、就業、升學等事項的承諾。
集團托管、遠程教學……“學區房”里的“坑”可真不少
學區房,這個房地產市場的衍生品,是現行教育體制下的獨特現象,絲絲變化都牽動著我省廣大購房者的神經。目前各地價格居高不下的“地位”,使其成為房地產市場中的“香餑餑”,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傍起名校”,高價賣房。簽約名校、合作辦學、名校分校……新建商品房“學區房”的宣傳讓不少購房者難以分辨。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各種“虛假學區”、“偽學區”漸漸暴露了配建學校背后的種種問題:教育集團的托管、遠程教學、授課交流等,這些“迷人眼”的噱頭讓不少購房者花了重金卻掉進了學區房的陷阱。
對于這些陷阱,業內人士指出,開發商借簽約名校可以抬高房價,而學校借簽約開發商,可以實現快速擴張,但是樓盤簽約名校并不等于名校的學區房,而是名校對樓盤配建的學校進行托管,形式也有多樣,或者是只派一名或幾名管理人員,或者是進行授課交流等。簽約一旦到期,名校的光環便不復存在,變成普通學校,最后承擔后果的就是買房的業主。
此外,業主購買新建小區學區房,要分清是開發商建設并引入的學校所形成的學區,還是政府此前投資建設學校所產生的學區。如果學校的投入主體是政府,開發商就沒有選擇學區的自主權,該小區的業主子女上學只能“服從安排”。政府投資建設學校所產生的學區,新生入學前要由教育主管部門通過摸底統一調配生源,甚至可能出現住同一個小區卻劃入不同學區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