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功能互補的多個城鎮組團

  在城鎮空間結構上,濟南擬打造“一心三軸多組團、人文山水生態型”的城鎮化空間結構。

  “一心”即以主城區為核心,以新中心城為主體,建設功能互補、各具特色的主城區、東部城區、西部城區、濟南新區,打造都市中心區,發揮對濟—淄—萊—德—聊城鎮密集區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三軸”即三條城鎮發展聚合軸,以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為引領,以中心城主城區為核心,與產業空間布局相適應,形成沿交通走廊軸帶展開的城鎮群。東西軸帶依托濟青復合交通走廊,發展東部城區、臨空經濟區、綜合保稅區、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章丘城區,對接淄博、鄒平城鎮組群,打造高新科技和高端制造城鎮發展聚合軸。北向軸帶以濟南新區、濟樂高速公路、220國道和248省道為軸線,串聯濟南新區、濟陽城區、玉皇廟片區、商河城區,打造食品溫泉城鎮聚合軸。西南向軸帶以濟菏高速公路和220國道為軸線,串聯長清高校科技園、創新谷、長清城區和平陰城區,打造高新科技和特色休閑城鎮聚合軸。

  “多組團”即立足濟南全域,依托城市綜合發展帶和衛星城,形成功能互補的多個城鎮組團,促進衛星城、臨空經濟區組團、濟南新區(濟南北)組團、刁鎮-繡惠-水寨、孔村-孝直等城鎮組團式發展。

  全市新型城鎮體系由都市中心區、衛星城、重點鎮、一般鎮、農村中心社區五級組成,其中都市中心區由新中心城(含濟南新區)組成,衛星城包括近郊區的章丘、濟陽、齊河和遠郊區的商河、平陰。

  2020年,規劃建設城區常住人口450萬人左右的都市中心區1個,12-50萬人的衛星城5個,2-7萬人的重點鎮16個,2萬人以下的一般鎮3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