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的一刻來了……
8:30分,劉文奇躺在了采集室的病床上,護士給他的左右胳膊上,都接上了密閉的分離管。幾分鐘,隨著分離機的轉動,紅色的血液緩緩地進入分離機。劉文奇手里不停地捏著膠皮氣囊,慢慢的,分離出的造血干細胞就在懸掛的血袋里升高。
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介紹說親人之間配對成功有時還不到四分之一,無關人群中配對成功的幾率甚至比中百萬彩票的幾率還低。劉文奇的妻子說,經過這幾天陪伴,了解了肝細胞捐獻的原理,自己打心里是支持老劉的,過去覺得嫁給他挺虧得,家里的事都顧不上,現在看到他捐獻骨髓救人,真是覺得自豪,在丈夫的帶動下,她也參加了兩次義務獻血。
12:30,經過4個小時10幾次對血液中造血干細胞的采集,早已四肢麻木的劉文奇終于完成了215毫升造血干細胞的采集。來自武漢同濟醫院的醫生迅速將采集好的造血干細胞放入保溫箱內,搭乘3點10分的飛機為早已盼望已久的患者帶去了生命的希望,劉文奇在采集過程中告訴我們,我不知道他(她)是男是女,但我希望他盡快好起來,重燃一個家庭的希望。
負責這次造血干細胞采集的徐文偉醫生介紹說,整個采集過程十分順利,這與劉文奇同志的前期細致準備是不分開的,采集的造血干細胞質量也非常高。同時,徐文偉醫生還介紹,目前在國內需要骨髓移植的患者還非常多,但有些配型合適的市民,由于存有各種顧慮,最終沒能完成移植,在此也呼吁廣大市民要摒棄這種想法,骨骼移植其實對供者并沒有任何身體上的影響,希望廣大市民像劉文奇同志一樣,積極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劉文奇是濟南鐵路局第1例、菏澤市第25例、山東省第455例,全國第5573例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專家表示,我國等待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有數百萬人,每天有成千上萬的患者及家屬等候著造血干細胞的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