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購房多半是為了子女

  為方便孩子上學,在縣城購房的還有濟陽東關村的李素華一家。2月底,李素華剛剛在濟陽購買了一套總價59萬、面積為140平的樓房,首付18萬,其中貸款41萬。

  3月27日,記者來到東關村李素華家時,李素華的公公正在幫李素華搬饅頭籠。李素華有三個孩子,大女兒正在上大一,二女兒上小學4年級,小兒子才上幼兒園中班。為了打理饅頭房賺錢養家,大人全部投入到饅頭房的工作中,購房主要是為了方便孩子上下學。

  李素華和丈夫張紅星以及婆婆每天凌晨三點就要起床,開始蒸饅頭。公公因為心臟不太好,會稍晚起床做飯給孩子吃,并負責接送孩子上下學。李素華和丈夫等人通常在早上9點左右才能吃上早飯。

  “上午要蒸五六鍋饅頭,蒸完后還要送到超市、飯店等。下午蒸一兩鍋,每天蒸1000斤饅頭,晚上要忙到9點多。”27日下午3點左右,記者采訪時,李素華和張紅星還沒有吃中午飯,與記者簡單聊了幾句后,張紅星接著又去送饅頭了。在李素華的院子里,記者注意到,上中班的小兒子正在幫奶奶搬磚壘溝渠。“我婆婆和我都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也沒有辦法完全醫治,累了就靠在床上休息下。每年都回去按摩兩次。”李素華說。

  “壓力比較大吧。女兒上學也要1000元,開始還房貸后,壓力更大了。”張紅星說,希望自己大女兒畢業后,稍微能幫忙減輕負擔,也希望兩個小的孩子能好好學習。“老二學習還不錯,拔尖。”李素華說。

  農行商河支行個貸中心經理張召慶告訴記者,“購房多半是為了子女,或教育或結婚,這些農民都是為了子女,他們沒有享福,他們是在為子女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