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王羽

  [對話王羽]

  這個月的收入應該在二十幾萬

  澎湃新聞:您現在一個小時能賺多少?在線教師平均收入如何?

  王羽:現在網上說我一個小時的工資是18000,其實是比這個要高的。我現在最高的時薪是25000元。這個月的月收入應該在二十幾萬。

  在線教師的收入高低,要看老師的資歷和能力,能力高的多賺點,能力低的賺少些。

  澎湃新聞:您現在每天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王羽:每天基本上都處在工作狀態,從睜眼到閉眼。在線上課時間平均一周十幾個小時,我會偶爾安排健身。

  澎湃新聞:在線上直播時是否會對著裝有要求?

  王羽:這個還是很重要的,早上上課肯定要早起洗臉,不能蓬頭垢面地給學生上課。因為老師的精神狀態也會影響學生的精神狀態。雖然不至于西裝革履,但是整潔干凈還是要的。

  “線上課程便宜很多,更符合我的價值觀”

  澎湃新聞:在線教育之前,您在干什么?

  王羽:2005年至2011年底,我在新東方上課,之后回到老家山東濟南創辦了培訓學校,在這個過程中對于教師的責任有了更多感觸。

  培訓學校是全日制的,學生選擇培訓學校時,除了教師的資質,他們還會考慮設備、校區選址、飲食和住宿,對于教師的選擇就弱化了。同時,辦培訓機構時要考慮怎么招生,這同樣分散老師的精力。這樣讓我變得不能專注于教學本身,把教育變得更像一種商業游戲。

  而線上就不一樣了,我感覺它讓我在教學上有更大的施展空間和自由度,學生則完全根據自己意愿選擇老師,老師完全按口碑來說話。

  這更符合我當教師的初衷,我喜歡憑我自己的本事去做事,守住教師的本真。在我看來,這種教學模式很有潛力。

  澎湃新聞:在線教育的價格與線下教育差別大嗎?

  王羽:在教育投入方面,報名線上課程要省很多錢。我早年在新東方時,普通線下課程要100多元一小時,而像上海、北京的名師一對一輔導課程,一個小時收費可達1000多元。

  有一個故事讓我至今印象深刻,2009年,我給一個小姑娘補課,到了中午,我和她說可以休息一下聊會兒天,這段時間就不算在課時里面了。那孩子對我說,“那不知道可不可以您再給我講一點,我想多學一會兒,不想把父母的錢浪費了”。2010年到2012年時,在和學生們私下交流時中我了解到,很多家長為了學生高考,節衣縮食讓他們上更好的課程。

  而線上課程的價格就要便宜很多,現在猿輔導上面的課程有很多是免費的、1元的、9元的。。。 。。。最高也就只有149元。這樣一來,家庭在孩子教育投入上面的壓力就變得沒有那么大。對于我而言,轉戰線上更符合我自己的價值觀,所以我做出了這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