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2016年《法治藍皮書》《地方法治藍皮書》《四川法治藍皮書》發布暨中國法治發展與展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據中國網報道,3月1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2016年《法治藍皮書》《地方法治藍皮書》《四川法治藍皮書》發布暨中國法治發展與展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政府透明度指數報告(2015)》,報告指出,去年,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政府信息公開成效顯著。國務院部門中政府信息公開透明度最高的是海關總署,第二位是交通運輸部;省級政府中,政府信息公開透明度最高的是上海,第二位是北京。
本報告圍繞政府信息公開專欄、規范性文件、財政信息、行政審批信息、環境保護信息、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等要素對54家國務院部門、31家省級政府和49家較大的市政府的政府信息公開情況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如下:
在54家國務院部門中,政府信息公開前十位的有:海關總署、交通運輸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信訪局、水利部、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體育總局;在31家省級政府中政府信息公開排名前十位的有:上海、北京、河南、福建、江蘇、四川、浙江、安徽、湖北、山東;在49家較大的市中政府信息公開排在前面的有:廈門、成都、寧波、淄博、汕頭、杭州、福州、南昌、長沙和蘇州。
報告稱,政府信息公開成為政府治理必不可少的手段,國家將政府信息公開作為鼓勵創新的重要手段和全新的監管手段。政府信息公開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細。其中,第三方評估改變政府機關自我評價的弊端,成為推進政府信息公開的又一新抓手。
報告發現,政府信息公開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是公開的不是本部門、本級政府的政府信息公開依據,更多的是條例或是上一級政府機構的規定。然而環保信息公開也不乏亮點頻現,其中建設項目的環評公開情況較好、重點污染企業信息公開較為理想、輻射安全審批及許可證發放信息公開較好。但是,較大市的輻射安全信息公開整體欠佳。
報告指出,未來,政府信息公開應在法治化、標準化、換位思考、人人有責、整體推進方面努力。以法治思維方式推進政府信息公開,注意提高公開的標準化程度,將公眾需求作為公開工作的起點和落腳點,同步推進政府公開和法治政府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