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張攀比讓婚宴變了味
謝先生家在河北黃驊農村,家境雖然一般,但家里仍辦了40桌酒席款待親友。婚宴上,16盤豐盛的菜肴堆了滿滿一桌。“不到一個小時,婚宴結束。桌上的菜剩下了一半,除了完好的雞、魚、肘子、蝦可能會被揀出來,其他的剩菜基本被倒掉了。”謝先生說,辦一場婚禮份子錢基本花進去了,扔掉的東西也很心疼,但父母覺得大家都這么辦,而且婚禮就辦這么一次,不能讓親友們感覺自家寒酸。
在魯西南地區的一些農村,彩禮是拿著秤稱的。一般是3斤3兩,即百元大鈔的重量,加起來有10多萬元;也有的講究“萬紫千紅一片綠”,即1萬張5元鈔票,共5萬元,1000張百元大鈔,共10萬元,50元鈔票看著給,彩禮15萬元起價。不少當地人表示很無奈:“雖然也知道這樣不一定合適,但大家都比著辦,你也沒辦法!”
良風美俗讓操辦喜事換了樣
“自從有了文明節儉辦理紅白事的倡議后,富裕的人家認識到了鋪張浪費不光彩,困難的人家也正好有了臺階下,消除了從眾心理,剎住了攀比之風。”山東巨野縣舒王莊村黨支部書記王關資介紹,巨野縣積極提倡簡約定親,引導廣大青年反對索要“天價”彩禮,樹立“不要車,不要房,自己家業自己創”的新型婚戀觀,不搞豪華車隊、奢華宴席。
陜西寶雞市千陽縣朝陽村的文化活動室門口有一塊特殊的招牌:“朝陽村紅白理事協會”。300多平方米的活動室里,支著10張大圓桌,活動室門口處還有一個灶臺。
朝陽村村支書馬玉貴向記者坦言,“以前村里人娶媳婦都是在自家門口支起幾個棚子,請上親戚朋友連吃三天,大操大辦、攀比成風,就為了‘撐面子’!”現如今,朝陽村主動搞起“基層創新”,在村文化活動室辦起了“接地氣”的“紅白理事協會”,讓村民們拍手叫好。
“去年掛牌以來,已經承辦了近10場婚禮,都是既簡單又隆重,很受歡迎。”馬玉貴說。(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