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最后一批巡視反饋情況公示,2015年山東省委第三輪專項巡視全面結束。13個巡視組共巡視49個區縣市或單位。那么這輪巡視都發現了哪些問題?記者對公布的情況進行了梳理分析。根據反饋情況,省級單位財務問題較集中,而區縣則存在挪用拆遷及惠民項目專項資金、“吃空餉”、違規進人用人等問題。

  記者高玉龍李雨

  多個區縣涉嫌挪用惠民資金

  本輪巡視中,多個巡視組發現部分區縣存在截留、挪用惠民、惠農資金或惠民、惠農資金監管不嚴等問題,其中青島市市南區有的主管部門在惠民、工程建設等領域專項資金發放支付過程中監管不力、把關不嚴,德城區一些黨員干部利用職權貪占、截留挪用惠民資金、補償款。另外存在此類問題的區縣還包括岱岳區、陵城區、齊河縣、泰山區、陽谷縣、定陶縣等區縣。

  區縣紀委問責偏寬偏軟

  在省委第三輪專項巡視中,淄博、濰坊等城市均存在著縣區紀委問責偏寬偏軟的問題,部分縣區委和基層黨組織抓黨風廉政建設存在薄弱環節,有的機關干部作風“庸懶散”、工作效率不高。

  其中省委巡視組在巡視臨沂羅莊區時指出區紀委監督執紀問責失之于寬、松、軟,對干部違規違紀問題處理不及時、不到位。干部選拔任用把關不嚴,反映有的干部“帶病提拔”。而聊城陽谷縣紀委在監督執紀中處理問題避重就輕,典型案例通報力度小,震懾效果不大。

  針對縣區紀委在監督作用發揮不夠的情況,省委巡視組也提出縣區紀委以及基層黨組織應進一步提高監督意識和執紀能力。

  違規進人“吃空餉”問題不少

  聊城高唐縣等多個縣區在本輪專項巡視中被發現有事業單位違規進人的問題。省委巡視組在巡視高唐縣時發現,高唐縣在執行組織人事方面紀律不夠嚴格,干部檔案造假較為突出,事業單位違規進人問題整治不徹底,有的領導干部家屬“吃空餉”,部分縣級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申報不實等。

  除高唐縣外,德州德城區、齊河縣等多個縣區也都存在著事業單位違規用人,以及混編混崗面廣量大的問題。例如省委巡視組在巡視臨沂河東區時就指出事業單位進人把關不嚴,存在違規進人問題。有的部門單位機構規格降低后,仍按原機構規格配備干部。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清理不徹底。

  私設小金庫,違規補貼和報銷

  在省委巡視組巡視的濟南等城市縣區中,依舊發現部分單位頂風而上私設“小金庫”的問題。例如,有的部門單位違規發放津補貼、用公款購買煙酒用于招待等。有的黨員干部利用婚喪嫁娶違規收受禮金,有的部門單位仍存在用公款購買土特產等走訪送禮、違規發放津補貼、長期違規借用借出公務車輛等問題。

  此外,德州陵城區等部分縣區也存在著政企依舊不分的問題:機關與下屬公司之間形成創收利益共同體。同時,齊河縣部分部門單位公權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問題突出,有的自立項目變相或超標準亂收費,有的借執法、審批之機,強制收取服務費、業務培訓費,有的以罰代管搞執法創收。有的部門單位“三重一大”制度沒有落到實處,大額度資金使用未經集體研究。有的黨員干部違規分期分批操辦子女升學宴。

  點擊

  不少省級單位“靠山吃山”

  在本輪巡視中,第一、第二、第三巡視組分別對省文化廳等省直機關、山東師范大學等省屬高校、山航等省屬國企進行了巡視。也發現了一些共性的問題。

  在對省直機關單位的巡視中發現,一些單位財務制度形同虛設,收支兩條線管理存在不少漏洞,對執行財務制度監管不嚴格,發現問題糾正不及時。在對省屬高校的巡視中則發現學校黨委抓黨風廉政建設力度不夠、校辦產業監管不嚴,基建工程違規招標等問題。在對省屬國企的巡視中,多個單位都存在“靠山吃山”,創業激情不足、干事氛圍不濃的問題。為親朋好友介紹業務、承攬工程,以權謀私;違規經商辦企業,進行關聯交易,搞利益輸送;在物資采購、產品銷售中謀取私利等現象時有發生。

  同時,巡視組還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干部問題線索,已按規定轉相關紀檢監察機關或組織部門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