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山東省率先在全國實施新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統一了中小學職稱制度體系,受到廣大中小學教師的普遍歡迎,也吸引了更多高層次教育人才從事基礎教育工作。截至2014年底,山東已圓滿完成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各項改革任務,全省818503名中小學教師實現了職稱的平穩過渡。與此同時,全省人社部門盡全力做好人才工作的“先行官”,充分發揮人社系統的職能優勢和服務優勢,為實現人才強省的目標不斷努力。“十二五”以來,山東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培養高層次、高技能人才,近年來先后選拔了1000余名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選拔省首席技師960人,新增設博士后工作站74個,一大批技師學院和企業單位分別入選國家級高級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項目和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項目;全省人力資源服務業迅速發展,眾多優秀留學人才來魯創業,人才國際化日趨凸顯……
山東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領先全國,146人首獲正高職稱
“知道我的條件符合高級教師評選時,真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覺得自己真是趕上好時候了。”時間已經走到2015年年末,但對于青島淮陽路小學語文教師左蕾來說,評上高級教師職稱的那一天仍歷歷在目。2014年,不滿40歲的左蕾被評為中小學高級教師,自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以來,這已經是該校的第二位高級教師。除了榮幸、榮譽,左蕾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工作得到認可,小學教師的地位得到提升。“以往,小學職稱總是低中學職稱一級,比如以前小學一級教師才是現在的二級教師,在這方面總感覺地位有點不平等。”左蕾告訴大眾網記者,把小學教師職稱和中學教師職稱統一起來,是此次改革帶來的最大實惠。
在中小學教師中增設正高級教師職稱,無疑是這次改革的另一重大突破。2013年,實施改革后的青島市在中小學教師隊伍中評選出了11名正高級教師,青島三十九中初中物理教師趙力便是其中的一員。對于執教30多年的趙力來說,能獲得跟高校教師一樣的職稱,不僅感到幸運、激動,更多的是對一線教師工作得到肯定的感動。“為中小學老師提供了一種更好的發展平臺,對于實現教學目標和個人價值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激勵。”在趙力看來,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能夠激勵老師們努力學習、探討、研究,有利于選拔出年輕的優秀人才,更有利于促使中小學教師的職業規劃更加明確,從而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