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濟南迎來藍天白云,空氣質量達良,極限運動愛好者孫海峰在泉城廣場玩滑板。 記者張剛攝 15日,濟南迎來藍天白云,空氣質量達良,極限運動愛好者孫海峰在泉城廣場玩滑板。 記者張剛攝
15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濟南上空露出久違的“泉城藍”。 記者王鋒攝 15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濟南上空露出久違的“泉城藍”。 記者王鋒攝

  藍天終于回來啦!15日,全市16個氣質監測點全部達良,濟南解除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算一算,自12月7日啟動重污染天氣Ⅲ級應急響應,此次預警已持續9天。

  全市16個氣質監測點都是良

  經過了冷空氣徹夜打掃,濟南空氣15日一早煥然一新,截至19時,據山東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信息發布平臺數據顯示,全市16個空氣質量監測點全部達良級別,空氣質量指數(AQI)為67。當日,全省17城市空氣質量紛紛達良,“氣質”最好的兩個城市為煙臺、威海,AQI分別為46、45。

  15日9時,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發布消息稱:預計未來48小時空氣質量不會出現反彈。按照《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要求,現解除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記者從市環保局獲悉,這個預警可以說是濟南“氣質史”上發布時間最長的一個。7日起發布的這次預警,長達9天,而此前的預警時長幾乎不超過3天。

   最近這場霾讓預警很“糾結”

  7日發布的這次預警不僅成了“氣質史”上最長的一次,還成了最“糾結”的一次。

  11日,經環保部門與氣象部門聯合會商,將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升級為橙色預警。隨著空氣質量有了好轉跡象,14日,濟南市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通告,將11日發布的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調整為黃色預警。直至15日,濟南才“放心”地解除了此次預警。

  黃色預警信號對應的Ⅲ級應急響應措施中,包括了對限制重點行業排放減少30%、繞城高速以內禁行渣土砂石運輸車等。和橙色預警對應的Ⅱ級響應則在這一基礎上繼續加嚴措施: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累計削減60%以上,暫停所有建筑(室外作業)、道路、拆遷工地施工作業。

  “對應應急響應措施在重污染天氣到來時,雖不會起到明顯的治霾效果,但是會減輕污染物的累積,防止繼續加重污染程度。”市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在應對此次霧霾侵擾中,應急響應措施持續為濟南減排,為告別霧霾起到積極作用。

   預警9天中3天污染不算重

  長達9天的預警,真的意味著濟南空氣持續重污染嗎?

  從環保部門監測數據來看,9日、11日、12日這3天AQI不到200,污染程度似乎不足以發布預警。“預警的意義在于提前做好防范,從當時預測的情況看,這幾天也在污染敏感期,這個階段不適合解除預警。”市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今年采暖季預警發布、響應級別采取了“就高”的原則,能發布橙色預警就不用黃色預警,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因素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下一步,濟南還將降低應急“門檻”,增加一個藍色預警,這意味著今后濟南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的頻次還將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