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省會大劇院遇到霧霾前后。(記者 范良 攝)最近,省會大劇院遇到霧霾前后。(記者 范良 攝)

  入冬以來,污染天氣頻發,面對同一片天空,有人戲言,霧霾給了我們最大的公平。

  面對問題,眾志成城。11月22日,省會城市群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會議召開,隨后省環保廳下發《關于開展省會城市群冬季大氣污染執法聯動行動的通知》,以泰安、萊蕪制定省會城市群冬季大氣污染執法聯動行動方案為契機,“聯手治霾”在省會經濟圈中陸續展開,惡劣天氣中演繹風雨患難下的“兄弟情”。

  各施拳腳 沖出“霾圈”

  12月10日,省會城市群經濟圈遭遇污染“淪陷”,除泰安空氣質量顯示為“中度污染”外,濟南、濱州、德州、聊城、淄博、萊蕪無一幸免于“重度污染”。始于12月7日前后的這場席卷華東地區的霾天氣,綿延三日不絕,為省會經濟圈城市群七地市的治霾籠上一抹愁思。

  ●濱州:12月7日,濱州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發布Ⅲ級(黃色)重污染天氣預警,并啟動應急響應。措施:山東濱化熱力有限責任公司、濱州天宏熱電有限公司、濱州金安熱電有限公司、濱州濱北熱電有限公司、濱州東力熱電有限公司削減生產負荷30%;取締小塑料、小灰窯、小冶煉等“土小”企業。

  ●德州:自12月8日18時起,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級別由Ⅲ級(黃色)提升為Ⅱ級(橙色)。措施:在現已實行的應急減排措施基礎上,停止所有房屋建筑、拆遷施工工地、混凝土攪拌以及市政、道路等施工土石方作業;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范圍擴大至全市等。

  ●聊城:對燃煤提出“雙控三達標一示范”要求,重點抓好工業企業廢氣深度治理,對進入聊城市場的燃料煤實施煤量和煤質控制。

  ●淄博:12月6日零點啟動重污染天氣Ⅲ級應急響應措施:電力行業限產或管理減排15%;建成區及站點周邊5公里內鋼鐵、焦化、水泥、建陶、化工等重污染行業限產15%;直燃煤企業停產等。

  ●泰安:市政府下發調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通知,城區高污染燃料禁燃范圍擴大,覆蓋泰安高新區、泰安旅游經濟開發區、泰山風景名勝區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