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時尚:

  人行道設隱性井蓋 指示牌為自動發光

  二環南路不僅有智慧,“長”的也是帥氣。在這條12公里長的“智慧”之路上,二環南路從小到每一個井蓋都充滿了時尚又人性化的設計。例如,在人行道上全線設置了隱性井蓋,今后走在二環南路的人行道上,不會再看到那些時不時還散發出臭味的井蓋子,也不會因井蓋丟失而出現安全隱患問題。
  而在機非隔離帶上還設置了太陽能發光護板,可在夜間自動發光,更好的引導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通行。地面道路則采用了SMA瀝青路面。“這種瀝青具有良好的表面功能,抗滑、車轍小、平整度高、噪音小、能見度好,增加了路面抗變形能力,不透水,使用壽命長。”上述負責人稱。
  在高架橋的設計上自然也不輸于地面道路。據介紹,二環南路在高架路上首次使用背透式發光標識牌,與路燈同時亮滅,且字體和底板晚上能自發光,更容易引導夜間行車。同時還在高架橋彎道處設置中央防撞墻,解決對向車燈炫光問題,提高了行車的安全性能。
  此外,行駛在隧道中也不再感到壓抑。為了增加駕駛者的舒適性,入洞口和出洞口的燈光都是漸明或漸暗的,防止了駕駛者的“黑洞”和“白洞”效應,并在隧道兩端設置了專用伸縮護欄,專用于危急情況時車輛應急調頭,這在濟南城市隧道中首次使用。“隧道內還同時設置了人行橫洞和車行橫洞,使用了防火涂料,設置專用緊急停車帶,這一切使得濟南這一最長隧道更加的高大上。”上述負責人表示。
  最環保:

  全線配建“海綿”內容 沿線均設聲屏障 

  二環南路作為海綿城市示范區內的市政道路,還全線進行了“海綿化”的建設,沿線進行了“下沉式機非隔離帶、下沉式中央綠化帶、下沉式樹池帶、透水行人道、蓄水池、植草溝、鑲邊石抬高、山谷蓄水壩”等十余項海綿城市設計和施工。“目前已完成山東大學蓄水壩和河道整治,完成英雄山立交橋下蓄水池的建設、英雄山路至搬倒井段門洞式路緣石安裝,具備條件路段透水人行道鋪設,海綿城市建設初顯成效。”上述負責人稱。

  同時,為將二環南路塑造成一個優美、舒適、貼近自然的交通環境空間,在注重沿線綠化效果的同時,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加強了防噪聲等環保措施。據上述負責人介紹,本次二環南路高架路在英雄山路口至山東電力專科學校宿舍、華潤小區至山東大學段均設置聲屏障,長約6.1公里,聲屏障高3.5米,設計為整體弧形,同時在頂部增設了吸聲帽從外觀效果上比直弧更加柔和,其吸聲效果更好。
  不僅是高架橋,每個隧道出入口也均設置了聲屏障,其中在居民集中的中海和鐵路南苑地道出口采用全封閉聲屏障,相對于傳統的聲屏障大大減少聲音反射,將噪聲封閉在內,對周邊環境有很大改善作用,同時提升景觀效果。
  濟南環城高架路網:只剩倆小缺口 就可“喚神龍”

QQ截圖20151207081649

  隨著二環南路高架全線通車,濟南的環城高架路網又添了一條的大通道。目前濟南環城高架路網基本成型,只差東西二環路上的兩個小缺口。而濟南在打造環城高架路網的同時,下一步還將把環城高架網對接到繞城高速網上,讓車輛進出市區都能一路高架。
  二環南路高架路的全線通車,只是濟南高架路網快速成長的一個臺階。在二環南路之后,濟南還遠期規劃建設六條高架路,讓環城高架路網對接繞城高速路網,從而讓車輛進出市區更加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