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區聯合預警也很困難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啟動方面,各地仍難以實現聯動。
在11月28日至12月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重污染天氣過程中,環保部通報稱,濟南、淄博、聊城、濱州、德州等城市啟動了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據記者了解,德州啟動的是Ⅳ級應急預案,濟南、聊城啟動的是Ⅲ級應急預案。
同一城市群城市對重污染天氣預案級別的設置不同,相應的減排措施也存在差別。“盡管目前霧霾防控的區域性特征已經越來越明顯,但不可否認的是,空氣域與水流域的確存在不同的特征。”趙輝告訴記者,河流有明晰的流向,可空氣的流動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盡管同處一個城市群,“德州與河北的一些城市具有趨同性,可濟南、聊城因為水域面積較大,存在水汽因素影響,這又出現了差別?!彼f,人為、氣象、地質等多個因素的綜合影響,讓區域性的共同預警變得困難。
“以這次環保部發布的緊急通知為例,德州和聊城出現了重度污染,可濟南等其他城市卻沒那么重,如果七個城市一塊兒預警,剩余的五個城市就會有意見了?!庇袑I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如今就連京津冀地區的聯合預警推行也較為困難,可以看出省會城市群在這一方面仍難以推進。
趙輝指出,省會城市群聯防聯控工作會議確定建立的聯動工作機制及機構,實際上已經為應急聯動機制的探索和建立提供了平臺,各城市應該在形成共識的基礎上,對這項工作進行細化和分析,“比如達到哪一級別共同啟動,采取什么樣的減排措施,如何落實、督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