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2016年我省居民醫保個人最低籌資標準每人140元,政府補助也將適當提高;將部分抗腫瘤分子靶向類藥和特效藥品納入大病保險保障范圍,不斷擴大合規醫療費用范圍。

  截至今年9月底,我省居民醫保參保人數達到7306.3萬人,剔除重復參保、新增就業等人員,整合后居民實際參保人數比整合前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合計人數增加160多萬人。我省是十八大后第一個進行城鄉醫保整合的省份,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在改革推進中也面臨一些問題,近期部分鄉鎮衛生院就反映,“總額控制、超支不補”的支付方式,讓醫院要為醫保“消化”超過定額的費用,感到了生存壓力。

  對此,省人社廳副廳長孫廷玉表示:“關于醫保的支付制度,是醫保管理的核心,也是難點所在。醫保主要的支付方式有按項目付費、按人頭付費、按服務單元付費、按病種付費、按點數付費等等,無論是采取哪種單一的支付方式,各有利弊,都不能有效解決醫療服務管理的問題。目前,世界各國醫療保障的支付制度改革,總的趨勢是由從按項目付費為主的醫療費用后付制,逐漸轉向醫療費用預付制,并實行總額控制,以此規范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行為,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