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不管屋外寒風,和家人朋友們圍坐一起,來上一鍋熱氣騰騰的火鍋,好吃熱鬧還御寒。近日,省城各大超市都開辟了火鍋丸子促銷區,不少市民都喜歡買來嘗鮮。但細心的市民發現,牛肉丸價錢比牛肉的價錢便宜多了,原來真相是:這樣的牛肉丸其實根本就不含牛肉。

  現象
  牛肉丸價格亂得讓人看不懂
  18日,記者在歷山路一家大型超市火鍋丸促銷區看到,4種品牌的丸子放置在4個冰柜里散裝銷售,售價每斤從11.8元到14.9元不等,買夠30元還有火鍋料等贈品。同一品牌不論是蟹肉棒、撒尿牛丸還是豬肉丸都是一個價。而超市的新鮮牛肉一斤則要56.8元。據悉,在農貿市場上,牛肉每斤也要30元左右。牛肉丸的價錢竟不到鮮牛肉的一半。
  不只是牛肉丸比牛肉便宜,同樣是牛肉丸,價錢也能差出20元左右。在歷山路某大型超市火鍋丸促銷區,牛肉丸的價錢最便宜的是每斤11.8元,而在速凍食品區,某品牌60克裝高檔牛肉丸3.20元,買1斤得花26.60元,另一品牌彈脆牛肉丸1斤裝則35.8元。同一超市內最貴牛丸和最便宜牛丸之間一斤的差價能到20多元。
  牛肉丸“說明”讓人摸不著頭腦
  為何售價相差如此懸殊,背后其實是牛肉含量的不同,而有的甚至根本沒有牛肉。
  散裝銷售的火鍋丸一般不提供大包裝袋,僅能從火鍋丸旁的產品合格信息中看到配料。在歷山路這家大超市,4個品牌散裝火鍋丸中,售價最貴的某牌火鍋丸,撒尿牛肉丸配料有豬肉、牛肉、雞肉等,而其他3個品牌配料則未寫牛肉,僅有豬肉、雞肉。這4個品牌的撒尿丸都是棕色,僅從外觀根本無法分辨是否含有牛肉。
  其中一品牌的導購人員提醒稱,自己賣的是撒尿肉丸,沒有寫牛肉。撒尿肉丸中間成分其實是豬肉。另一品牌導購則表示,自己賣的是撒尿牛肉味丸,牛肉含量非常少,主要是豬肉,牛肉只是一種味道。
  而在售價較高的速凍食品區,一產地為遼寧的某品牌高檔牛肉丸也非純牛肉,配料表顯示,其中的肉有牛肉、豬肉。包裝上寫明產品肉含量大于等于65%。某品牌的牛肉風味丸配料表標明,雞肉含量大于等于41%,之后是水、淀粉、大豆拉絲蛋白、釀造醬油、大豆分離蛋白、鴨肉,之后才是牛肉,而這個牛肉風味丸的牛肉用量則比醬油還少。
  牛肉含量多的賣不過含量少的
  上述濱州博興縣的某品牌彈脆牛肉丸的廠家表示,一般生產牛肉丸時,不能僅用牛肉,而需要混合豬肉和雞肉口感才更佳。不過,既然是叫牛肉丸,牛肉在配料中的占比肯定是最大的。“我們的牛肉丸里牛肉的含量是60%。”該廠家相關工作人員說,產品賣得貴,是因為含牛肉量大。
  但該產品包裝上寫明的是牛肉、豬肉、雞肉主料的含量大于等于60%。對于該廠家工作人員所說僅牛肉的含量就達到60%的說法是否真實,很難判斷。不過,該工作人員坦言,由于售價貴,銷量很一般。“和八九元一斤的散裝火鍋丸的銷量根本沒法比。”而產地在諸城市的某牛肉風味丸產品廠家相關工作人員則表示,配料表中已經標明雞肉的含量大于等于41%,品名中之所以有牛肉,其實是和燒烤味、番茄味之類的味道一樣,只是一種牛肉味。而之所以只用雞肉則考慮到市場需要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