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11月13日訊(記者 姜洋)入秋以來是秸稈焚燒的多發季節,大眾網記者今天從山東省環保廳了解到,9月20日至10月底,環保部衛星監測山東省共有秸稈焚燒起火點298個,數量居全國第4。針對此情況,山東省環境執法總隊對全省10個城市進行了現場檢查,并對發現的秸稈焚燒現象進行了制止。

  據了解,9月20日至10月底,環保部衛星遙感監測日報共通報山東省疑似火點數305個,與2013年和2014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火點12個和182個(環保部核定前數據)。各地環保部門已對9月份衛星通報火點進行了現場核實,經審核匯總后報環保部核定,環保部已核銷山東省9月份火點7個,目前火點數為298個(10月份約50個火點待核銷),列黑龍江、河南、吉林省之后,居全國第4位。

  山東省環境執法總隊副總隊長李波介紹,今年全省秸稈焚燒火點數主要集中在10月中上旬,威海、日照、萊蕪等三市為零火點。除濟南、煙臺兩市外,其余12市火點數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中德州、聊城、濱州、菏澤4個市火點數較多,其數量占到了全省總數的一半以上。

  據了解,針對秸稈焚燒的嚴峻形勢,自9月下旬起,山東省環保執法總隊派員對濟南、青島、棗莊、濰坊、濟寧、泰安、德州、聊城、濱州、菏澤等10個市進行了現場督查,重點檢查了城市和機場周邊及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沿線等重點禁燒區域,并對德州、濱州、聊城、菏澤等市火點數較多的縣(市、區)進行了二次督查。

  檢察人員發現,目前省內各地秸稈的主要出路是還田,但受成本影響,翻耕深度不足,影響作物的播種和產量,農民還田積極性不高。同時,農村地域廣闊,露天焚燒隨機性大,執法成本高,基層執法部門力量不足,一些地區只靠環保部門單打獨斗,難以形成執法監管合力。此外,有的地方認為秸稈禁燒監管耗時費力、牽涉精力太大,存有畏難情緒和應付現象,工作部署和責任落實不到位,而且部門聯動機制不完善,“疏不通、堵不住”。

  執法人員對檢查中發現的焚燒秸稈現象及時進行了制止,并召集相關縣(市、區)、鄉鎮政府負責人召開現場會,提出整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