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古院墻已經歷600多年風雨洗禮,卻被來此觀光的游客刻上了字,傷痕累累。本報記者黃廣華攝孔府古院墻已經歷600多年風雨洗禮,卻被來此觀光的游客刻上了字,傷痕累累。本報記者黃廣華攝

  齊魯晚報曲阜11月3日訊(記者 黃廣華 蘇洪?。┙陙?,伴隨著旅游的升溫,游客中的各類不文明行為也出現在公眾的視野里。2日,記者在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首批5A級景區孔府調查發現,各類刻字“爬滿”了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老青磚,孔府內的古墻儼然成了一些游客的“簽名冊”。由于門票、標牌提示以及導游勸阻有時難以奏效,而涂抹刻字的行為又很難定性為破壞文物罪,無奈,景區管理辦公室只能寄希望于“游客提高素質”來填補監管上的空白。

  古墻刻字扎眼有人秀起恩愛

  2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孔府大院,相比節假日的人滿為患,這個時節的孔府游客少了許多。院內房墻多為古老的青磚砌壘,遠遠觀望十分莊嚴肅穆,然而靠近院墻便能清晰看到青磚上爬滿刻字,成片的涂抹刻畫非常扎眼。“74年12月25日李”“田連生”“薛城五位到留”……內宅門東側的一處院墻,青磚上刻滿了游人的名字,有的還刻下確切日期。

  記者注意到,各類刻畫中,甚至有人特意留下自己的身份標簽,“焦柯莊黨員到此一游”“山東菏澤師專孫潔到此一游”,在前堂樓和后堂樓的院墻上,記者看到這樣兩處字樣?!案哐悦魯y夫人到此一游”,讓人瞠目結舌的是,有人還在青磚上留筆秀起了恩愛。

  內宅門、前堂樓、后堂樓、后五間……走訪整個孔府院落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幾乎每處宅院磚墻上都能找到游客的留名刻字,古老的青磚儼然成了一些游客的“簽名冊”,墻面上零零散散的涂抹刻畫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