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被拐兒童

  獲救7年未找到親人

  在此次被列出的284名打拐解救兒童信息中,有一名名為小秀的女孩,是2009年7月5日在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被解救出來的。目前小秀已經年滿6歲,還在淄博市兒童福利院。北青報記者發現,在2014年的春節時,小秀還曾經出現在當地新聞廣播當中,用稚嫩的童聲向聽眾送上新春祝福。

  當時,淄博市兒童福利院院長朱喜榮在節目中還介紹道,兒童福利院里有200多名孤殘兒童,為了讓他們感受到過節的濃厚氛圍,福利院早早就將院里裝扮起來,同時為孩子們購置新衣、發放壓歲錢,讓孩子們歡歡喜喜過大年。因為這些孩子的特殊性,福利院考慮的還要多得多,所以春節期間平時照顧他們的媽媽都不休息,讓孩子真正感到這份親情,感受家的溫暖。

  被列出的兒童信息中還有陳一福、陳二福……陳七福,他們是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兒童福利院的7個小男孩。2013年4月,他們先后被負責打拐解救的民警送到這里,從此在潮陽區兒童福利院安了家。這里的負責人對北青報記者說:“陳是當地的第一大姓,所以孩子們姓陳;給孩子們起名為‘福’,希望他們有福、幸福。”現在,這7個3歲左右的小男孩,正在等待公安機關的領養消息。負責人還表示,他目前還沒有接到通過尋親公告平臺尋親或聯系領養的電話。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社會福利院的負責人周先生說,現在全國打拐解救兒童尋親公告平臺上面已經有該福利院中3名打拐解救兒童的信息,但他暫時還沒接到查找或領養孩子的電話。這3名打拐解救兒童都是2008年就來到了福利院,來時才只有幾個月大,如今都上小學一年級了。他說,貞豐縣社會福利院鑒于條件所限,實行家庭寄養制。寄養是暫時的,與收養是不同的。這3個打拐解救的孩子被寄養在當地縣里的幾個家庭中,如今都很健康,也都正常上學了。談到寄養條件,他表示是參照收養條件的,也是比較嚴格的。他還表示,被寄養的不僅僅是打拐解救的孩子,福利院里的其他孩子也都實行家庭寄養制。福利院每月按照國家標準寄給寄養家庭1000元的生活費,也會定期上門了解孩子的生活狀況。

  河南省開封市社會福利院的負責人王女士對北青報記者說,全國打拐解救兒童尋親公告平臺上線以來,福利院還沒接到過提供線索的電話。王女士說,福利院有4名兒童是公安機關暫時安置的被拐解救兒童,他們都出現在尋親名單中。寄養最久的一名已經有7年了,最短的還不到1年。公安機關已在入院時就分別對他們采集過DNA。目前,福利院在等待公安機關的通知。孩子們的身體都很健康。寄養7年的小朋友,今年已經上一年級了。